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重庆科技帮扶“开花结果”(2)

时间:2023-12-05 15:33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以前都是散养,技术靠自己琢磨,每年产量起伏不定,那时很是‘头疼’。”回忆起当年养鹅的情形,付强坦言走了很多弯路。好在2021年,重庆市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原浪水坝村驻村第一书记龙翰威带着驻村工作队进驻浪水坝村后,付强的养鹅事业迎来了转机。

  龙翰威说,“根据付强的养殖情况,我们为他引入了优质肉鹅渝州白鹅品种,又帮助他改建了育雏温室、育肥区隔离栏舍,以及供水管网等,还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服务,使白鹅成活率提升了5%。”

  在专家的指导下,付强扩大了养殖规模,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压茬推进上市、75天育成一批的生产模式,白鹅年均出栏量也达到10万余羽。规模上来后,付强又面临一大难题,如何处理白鹅养殖粪污?为此,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专家又驻地指导,新建堆肥棚、三级沉淀池,开展“白鹅+蔬菜”种养循环技术应用示范,将白鹅养殖粪污“变废为宝”,供给当地蔬菜、果林基地就地消纳,让白鹅养殖变得绿色高效。

  与付强有同样经历的,还有浪水坝村蔬菜科技推广应用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黄应红。2016年,30岁的黄应红返乡创业,流转了数十亩土地,种植了西瓜、辣椒等作物。但令黄应红困惑的是,他育出的种苗中总是出现一批弱根系苗,导致产量上不去,几年下来亏损不少。

  2023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专家、研究员高伦江轮换为浪水坝村驻村第一书记,他了解到黄应红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该院蔬菜研究所相关专家“把脉问诊”。针对当地种植条件,专家为黄应红筛选了适应性强、抗病虫性强的西瓜和蔬菜品种,助其掌握营养液悬浮育苗、基质土旱育苗等技术,实现集约化育苗。

  今年,黄应红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覆膜保温墒生产等系列措施,地里的蔬果苗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他还将基地规模扩大到了500亩,预计年生产蔬菜达到2000吨,实现年产值300万元以上。

  当前,浪水坝村重点打造了设施蔬菜和白鹅产业,建立起山地立体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功建成蔬菜育苗设施1500余平方米,育成种苗100万株;实现年出栏白鹅12万羽以上,提振白鹅产业发展的信心。同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该院加工创新团队的优势,为村果蔬产业谋求“二产”发展,搭建起产供销合作模式,让山地立体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下种出来的绿色精品蔬菜走出大山、走出品牌。

  “聚集全院科技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苟小红表示,通过派驻驻村第一书记,为当地引入品种资源、提供科技服务、培育本土人才,助推了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更上一个台阶。

  目前,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项目支持下,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已成功打造了花田村、桐岭村、浪水坝村产业振兴样板,为酉阳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贡献了农科智慧、农科方案和农科样板,助力主导产业升级换代。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