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数字化助脆李产业链持续延伸

时间:2023-06-30 13:03人气:来源: 重庆日报

  628日,2023年巫山脆李开园上市,搭乘脆李专机走进千家万户。同一天下午,成渝双城脆李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也在重庆巫山举行。来自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种植大户等嘉宾齐聚一堂,围绕脆李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全产业链数智化体系建设、种植关键技术和深加工延伸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共同推动川渝两地脆李产业高质量发展。

  川渝两地脆李种植规模已近300万亩

  本次峰会以“创新争先富民强县建功新重庆,川渝共筑山区库区中国李标杆”为主题,围绕脆李产业聚焦川渝联动,紧扣数字化发展链接两地产区,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脆李全产业链合作迸发新火花。

  数据显示,目前川渝两地脆李种植规模已近300万亩,产量近250万吨。在发展脆李产业过程中,川渝两地取得了哪些经验?峰会上,川渝两地脆李主产区代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分享。

  “‘巫山脆李’品牌估值27.1亿元,已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李品类第一。重庆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付嘉康以有故事、有味道、有内涵对巫山脆李的特质进行了概括。据介绍,目前巫山脆李种植规模已达30万亩,预计2023年将实现13.5万吨产量。作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巫山不仅打造了从种植到运营的多个平台,还研制出系列脆李深加工产品,构建起线上线下专业营销体系。近年来,巫山脆李还搭乘脆李专机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四川茂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杨智懿介绍,茂县脆李主要品种有羌脆李、脆红李和羌脆大李,因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垂直立体气候明显,而具有果实大、果面亮丽、爽口脆嫩、耐储耐运等特征。他分别从推动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等产业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分享。通过集约化发展,2022年全县脆李平均亩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实现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

  把脉问诊共话高质量发展之道

  “我们真切希望各位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专家,为我们把脉问诊,开出良方,为脆李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打造‘中国南方李第一品牌’标杆和样板。”成渝双城脆李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上,与会嘉宾们发出了同样的呼声。

  峰会期间,农业农村部全国果树技术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研究员熊伟以《川渝地区脆李区域布局与关键技术》为题进行了分享;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江国良以《四川省李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进行了分享。多名专家还分别围绕产业融合、品牌发展、品种资源、数字化建设、深加工延伸,以及相关实用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专业意见,分享宝贵经验,共话脆李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告别“望天收”实现种管“数字化”

  “数字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和黏合剂,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发挥其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将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韩旭,在峰会上这样说道。

  近年来,巫山县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农业产业数智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针对巫山脆李这一主导产业,通过全产业链数智化体系建设,已基本实现种管“数字化”,告别“望天收”。

  随着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品牌影响不断延伸,巫山县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发力“巫山脆李全产业链数智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先后建成“巫山数字果园V2.0管理平台”“巫山脆李电子交易中心”“巫山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平台”“巫山脆李城市运营中心管理平台。正在建设巫山脆李均衡施肥、病虫害预警、树体管理、生产技术运用模型,构建巫山脆李生产运用AI服务平台,着力推动从经营主体、种植流程、加工销售、社会化服务、到产销平台对接等方面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打通融合数据流、产品流和资金流。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重庆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