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技术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2022年,农业农村部安排在全国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通过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降低地膜回收难度,提高资源化利用价值,为推动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甘肃省作为全国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基础最好、推广任务最大的省份之一,省农业农村厅紧抓春季生产地膜使用的窗口期,加快构建废旧地膜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有效提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促进甘肃省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
粮食稳产的“压舱石”
“高强度地膜保温保墒压草效果好,可促进农作物增产,使用后易于捡拾回收。”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史登玉说。
今年,临泽县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建立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示范点,发挥辐射带动效应,稳步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
在临泽县平川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地膜统一采购,统一机械化覆膜,在制种玉米上示范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1.5万亩。
临泽县农技中心主任王舜奇介绍说:“今年我们强调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提升农业科学种植水平,提高作物产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膜的使用,掀起了一场中国农业的“白色革命”。这项技术给中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效益。
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技术在甘肃又获得重大突破,被称为旱作农业技术的革命,这项技术就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称为“可控”技术,经受了冬春连旱、夏伏特大干旱和秋旱的严峻考验,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据农业部门测算,通过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覆盖技术栽培,全省玉米平均亩产由320公斤增加到450公斤,增产40%;小麦平均亩产由245公斤增加到320公斤,增产30%;马铃薯平均亩产增加30%。
如今,全省旱作农业推广面积每年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用35%的面积贡献了65%的粮食产量,为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跨上1000万吨、1100万吨和1200万吨和1300万吨台阶提供了重要支撑。旱作农业技术早已成为全省抗旱增产、防灾减灾和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法宝”,也成为了甘肃粮食稳产的“压舱石”。
省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总站站长唐继荣介绍说,今年,甘肃省按照发展旱作农业,保障粮食安全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采取县级自愿申报、省级择优遴选的方式,确定在安定等53个覆膜面积较大、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区建设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900万亩,必将为今年的粮食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增加强度让科学回收变得简便
凡事有利必有弊。地膜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收益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废旧地膜如何科学使用和利用。
“以前大家都图便宜,认为地膜越薄越好,薄了价钱便宜很多,但是捡拾不起来,手一扯就碎了。”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于堡村村支书于彦龙说。
由于地膜的出售是按斤计价,越薄的地膜对农民来说,成本也就越低,这是造成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地膜越薄,越容易破碎,这给人工捡拾清理或机械回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省农业生态总站副站长李崇霄介绍说,针对普通国标地膜物理指标低、耐候期短、使用后自然老化、回收困难的实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内大型地膜生产企业,成功研制出更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高强度地膜,大幅增加了地膜的可回收性,从源头上降低地膜残留污染的产生。
为了推广高强度地膜,早在2014年,甘肃出台了我国首部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去年又研究修订该《条例》,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对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各环节作出规定,形成了从地膜回收源头控制到末端治理过程控制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走进兰州金土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声隆隆,全自动化生产线上,白色的、黑色的、黑白相间的各种薄膜从吹膜口喷涌而出,如瀑布般自上而下倾泻,最后在直径10公分左右的纸筒上层层缠绕。不一会儿,一卷10公斤重的地膜就完成生产了。工人们忙着称重、打包,紧张而有序。
“我们生产的地膜远高于国家标准,而且拉伸强度也高,便于回收。”兰州金土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鑫海拿起一卷地膜一边用力拉扯一边说,地膜越厚、强度越高,越便于回收。
大豆智能化播种 示范基地成课堂
日前,在黑河市爱辉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万亩示范方,装载北斗导航驾驶系统的数字化智...(14574)人阅读时间:2022-05-18甘肃省科学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调查
地膜覆盖技术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2022年,农业农村部安...(14291)人阅读时间:2022-05-18铺就“新路子”!聚焦甘肃三农这五年之
小康路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 截至“十三五”末,甘肃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774)人阅读时间:2022-05-18西瓜来了 每年百里挑一,庞各庄瓜王选出
2007年3月,“大兴西瓜”正式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和保护,庞各庄镇为其保护范围...(15253)人阅读时间:2022-05-18樱桃红了 从第一棵樱桃树到走进顶级商超
《通县志》对当地种植樱桃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可站在规模化角度上,在农产品地...(10970)人阅读时间: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