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天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4-22 18:38人气:来源: 天津日报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要求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等,体现出农业的重要地位,也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全方位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和绿色田园。可见,农业绿色发展是2022年度“三农”重点工作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须拓展绿色空间,优化农业发展布局;激发绿色潜力,提升农业发展价值;培育绿色产业,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健全绿色机制,强化农业发展保障。

  拓展绿色空间,优化农业发展布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坚持绿色引领与统筹规划相结合的理念。一是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整体大环境改善的基础之上,它追求的是一种“亦城亦乡的空间结构”。因此,要统筹城乡绿色发展,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将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和城镇等空间界限,严格管制土地用途,构建城、村、人、田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二是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始终遵循“协调、循环、再生、共生”的基本原理,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共养的基本规律,促进物质的多次有效利用,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态协同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对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进行全方位规划,使其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与环境建设、城镇建设、社会建设协调一致。

  激发绿色潜力,提升农业发展价值。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以绿色为导向,发挥市场作用,激发各类主体内生动力,注重“数实结合”,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一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充分挖掘农业减碳固碳潜力,建立农业碳汇价值评估体系,开展农业生态价值核算,探索建立碳汇产品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二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将农业绿色发展定位在高端有机农业,主动占据农业产业的品质制高点,为城乡居民提供有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亦为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观光休闲和绿色屏障,实现城乡社会融合。三是释放“股民”的生态红利。巧借“绿水青山”盘活农村资源,采取股份合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形式,将小农户以“股民”身份融入绿色农业产业链,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四是推进“数商兴民”生态工程。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依托“互联网+”,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对接平台,对职业农民进行培训,鼓励农民变身“带货主播”,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对新品种的上市或需求进行发布,实现绿色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对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进行宣传,着力打造“津农精品”品牌,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附加值。

  培育绿色产业,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休闲、旅游、科普、生态、净化、防灾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即全链条、多层次、全方位、整体性的农业绿色发展,这也体现了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是打造绿色田园综合体。以绿色生态屏障为契机,深入挖掘“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的生态资源优势,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推进传统农业与精深加工、文化、教育、旅游、信息、康养、餐饮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绿色产业链,提升绿色价值链,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二是发展循环农业。以绿色生态农业为基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推广稻蟹、稻虾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及产业全程机械化技术,利用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形成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三是打造特色绿色产业。按照城市布局、主导产业和农业绿色发展的现有基础条件,探索“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垛田花海、果园花田、林下经济、池塘养殖等特色产业,并通过建设教学体验式基地、开展果园认养服务及设立“网红打卡地”,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变绿色为效益,确保绿色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双赢。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