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易地搬迁让牧民有了“稳稳的幸福”

时间:2021-12-07 19:53人气:来源: 青海日报

  今年32岁的昂文丁增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牧人希望家园。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在县城上学,另外两个由妻子安心在家照顾,而他自己除了承担生态管护员的工作外,还买了一辆“五菱宏光”在县城夜市摆摊,他将他现在的生活形容为“比蜜还甜”。

  “十三五”期间,杂多县针对“久困于穷”的全县711户31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萨呼腾镇吉乃滩分成2个小区进行集中安置,其中,牧人幸福家园集中安置270户,牧人希望家园集中安置441户。从不蔽风雨到住有所居,搬迁,给了牧民们希望与幸福。

  搬迁之前,昂文丁增居住在杂多县查旦乡跃尼村,那里全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全家人一年四季挤在一个帐篷里,放牧为生。夏季还好过,一到冬天就数着指头过日子,风霜雨雪天天见,特别难熬。

  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一年到头家里的收入也就2万元,一家人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想盖一间房,但是这个愿望终究是一场幻影。加上昂文丁增自己没有什么手艺,走出高山去县城打工着实需要勇气。县城路途遥远,去一趟家里就会捉襟见肘。对于这样的生活,昂文丁增的心里只有一个字,“苦”。

  2017年10月,昂文丁增举家迁往杂多县城,开始了新生活。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内配套完善,有卫生室、警卫室、健身广场、物业服务窗口、超市等,真正让昂文丁增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便捷。昂文丁增开玩笑地说:“现在每次上山去挖虫草,最想念的就是家里的马桶……”

  “安居”是奋斗的基础,有了“安居”,“乐业”又是一个大问题。牧民们除了放牧,没有其他生存技能,为了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杂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杂多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并按户制定了脱贫方案,实现了牧民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举的愿望。

  尕它和昂文丁增一样,由于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劣,加上本身没有致富的本领,一度觉得生活没什么盼头。从结多乡战尕村搬到县城后,他在村委会的申请和引荐下,现在在牧人希望家园小区“扶贫物业”公司当保安,一个月工资1200元,他踏实肯干,算是“端稳了饭碗”。

  2020年,尕它的妻子利用县上发放的“530”小额贷款,在小区门口开了一间馍馍铺,她做的馍馍口感很好,在小区内有口皆碑。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每年也有5万多元,日子过得还算安稳。用尕它自己的话说:“最起码不用再借房子住了,是个有固定收入的人了。”

  现在,扶贫搬迁两个小区内共有200多个搬迁牧民在“扶贫物业”公司上班,政府公益性岗位改善了300多户家庭没有收入的情况,“乐业”问题迎刃而解。

  为进一步激发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强化致富“造血”功能,杂多县正在建设一个集学、训、产、销为一体的县级牧民文化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将开展以牧民文化素养、技能培训、非物质文化传承、特色产品生产等为一体的培训,牧民可以免费参加,学就一身致富本领。

  杂多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久美朋措说:“我们会根据牧民的兴趣爱好开展培训,牧民可以自由选择培训内容,让他们觉得不要为了生存而生存,要用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换取幸福,真正融入县城,用心感受现在的新生活。”

  不仅有培训学校,杂多县还组建了物流中心项目、冬虫夏草扶贫产业商业综合体、扶贫大酒店、扶贫汽修厂、大型智能温棚蔬菜种植基地等“十大扶贫产业”,共投资21689.87万元,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增收”的运作模式,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真正从源头解决牧民们的后顾之忧。

  曾经遥不可及的生活,就在眼前了,内敛的昂文丁增止不住激动,他说:“我想学的东西有很多,最想学的是做生意,希望以后能在这些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多学一些本事,创创业,让我的小孩受到更好的教育。”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