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武隆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的“菜篮子”——双河镇,运菜车进进出出,公路边的小菜摊生意兴隆,当地的蔬菜采摘游、避暑游等也十分火爆。
这一天,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陶伟林来到位于双河镇的市农科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开始新一周的工作,他从事高山蔬菜产业相关研究已有十余年时间。
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作为参与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单位,正在酝酿成立高山蔬菜产业联盟,吸引全市各地种植大户加入。双河镇则提出想在主城区设立高山蔬菜专卖店,让更多人吃到品质优良的当地高山蔬菜。如何把高山蔬菜种得更好、卖得更好,这是双方共同的目标。
事实上,自上月市农业农村委提出力争将高山蔬菜和食用菌培育成重庆蔬菜产业新增长点后,关于高山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的一系列工作已在重庆急锣密鼓地铺展开来。
在陶伟林等业内人士看来,重庆高山蔬菜产业要真正成为蔬菜产业新增长点,还需要解决三个瓶颈问题。
瓶颈之一
配套设施还有差距
陶伟林带记者来到双河镇渝蔬公司生产基地,这是他多年服务和跟踪调研的众多高山蔬菜基地之一。
高山地区,局部小气候明显,雨水常常来得出其不意。原本天气晴好,番茄大棚内,几名村民正在加紧采收。可不多时,一场大雨突然倾盆而下。
“幸好有这个避雨棚哦,不然肯定要烂果了。”躲进棚内避雨的业主覃万成舒了一口气。
覃万成2008年来到武隆谋发展,此前在全国高山蔬菜重点产区湖北,所在的渝蔬公司从事高山蔬菜种植已有40多年。这一年,正是重庆高山蔬菜起步之年。
初期,他们仅在武隆“试水”了10亩地,将从湖北带来的高山番茄、黄瓜、辣椒等品种于当年清明前后播种下地。
待到6月,生产进入中后期,雨水明显增多,空气湿度更大,病虫害情况严重。但由于种植规模不大,通过加大管控力度,当年种植效益没受多大影响,覃万成也下定了扎根武隆的决心。
要应对天气条件给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避雨棚等基础设施不可或缺。“但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即使是在行情平稳的情况下,也需三至五年才能收回成本,我们压力非常大。”覃万成说。
好在武隆区对高山蔬菜发展支持力度大,2010年,覃万成获得了一项优惠政策:由他到山东考察后设计相关避雨设施,区农业农村委出材料,他负责搭建,相当于只出人工成本。
尽管如此,覃万成5000多亩的蔬菜基地里,用上避雨棚的也只有番茄而已,面积不过1000亩。“政策资金是有限的,番茄作为市场需求量大、单产较高、效益最可观的产品,我肯定要把好钢使在刀刃上。”覃万成说。
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品城农业公司负责人邹运斌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在位于涂市镇的种植基地里,享受到避雨棚“庇护”的作物也只有番茄。
“不是说只有番茄需要,黄瓜、茄子等品种搭上避雨棚病虫害也会更少,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就太不划算了。”邹运斌无奈地说。
陶伟林对记者说,在高山地区,机耕道、灌溉水源等配套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补齐这块短板,少不了财政资金的补贴,同时还要有合理的资金利用规划。
瓶颈之二
优质却难优价
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好,生长出的蔬菜口感风味更佳,一直都是高品质蔬菜的代表之一。但高山蔬菜却并不都能卖出理想的价格。以番茄为例,不管是覃万成还是邹运斌,近期卖出的价格均为每斤1块钱出头。
“前段时间出货量大,我都走的双福国际农贸城,每斤卖1.5元,包装、运输等成本大概要出0.3元。这两天量小些后我就改换渠道了,跳过市里的一级批发商,直接跟区县的二级批发商联系,他们自己来基地拉货,每斤只卖1.4元,但成本更低。”覃万成说,自己的番茄品质比温室大棚种出来的口感好多了,但卖价却没有什么差别。
“一种两收” 增产增收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早稻面积呈下滑趋势,不少种粮大户更倾向于种单季稻。在这样的大背...(13124)人阅读时间:2021-08-31云南墨江:种稻得稻,还能得鱼
日前,走进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各处稻田里,秋风拂过,层层梯田稻浪翻滚,鲤鱼...(16684)人阅读时间:2021-08-30武定县白路镇:“小核桃”变成“摇钱树
武定县白路镇采取“合作社+基地+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发展高山核桃产业,积极推...(10115)人阅读时间:2021-08-30密云水库这一年 渔民在捕鱼中保水 在保
8月26日上午,密云水库渔业产销合作社成立暨志愿者联合会保水分会挂牌仪式在溪翁庄镇尖岩...(16790)人阅读时间:2021-08-30平谷大桃采摘正当时 烹饪科技彰显“桃肴
眼下,北京市平谷区22万亩桃园满眼葱翠,个大鲜红的桃子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成熟饱满...(17145)人阅读时间: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