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河荒地上“长出”万亩新产业带

时间:2021-08-18 09:21人气:来源: 人民网-河北频道

  这几天,河北省威县第什营镇司家庄村民司春发,一直在地里忙活着……眼下,他的5亩秋月梨即将进入采摘期。“今年挂果情况好得很,按去年的价格保守算,一亩能收入1万元左右。”看着梨果挂满树梢,司春发的心情也好。

  作为村里多年的困难户,他从没想到靠种梨能实现脱贫致富。

  十多年前,司春发的妻子身患癌症去世,两个绕膝走的孩子、治病欠下的外债压得他喘不过气。孩子小,司春发不能外出打工,全家收入仅靠几亩棉花地,日子过得紧巴。

  2015年,司家庄村也建起专业果树种植合作社,发展起了秋月梨种植。在村干部的鼓励和带动下,司春发也加入其中。“在家种梨,收成好,也不用出远门打工。”司春发喜上眉梢。

  司春发的经历,是当地发展的一个缩影。威县地处古黄河、古漳河长期泛滥淤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区,拥有大面积的河荒地,土地贫瘠,漏水漏肥,不适合种庄稼。

  尤其是106国道以西,涉及7个乡镇、104个村,沙化土地较多,以往种植的花生、红薯等作物产量较低。当地人把这一区域叫做西沙河流域,流域内百姓生活贫苦的窘况亟需改变。

  改变自2013年发生。从那一年开始,威县县委、县政府把西沙河流域沙化土地开发作为脱贫攻坚的战略性举措,确定在西沙河流域实施10万亩梨产业带建设。

  昔日沙荒滩涂,如今梨果飘香……短短几年时间,在威县西沙河流域曾经的沙化地上,就崛起了一片绿色生态海洋。

  “目前,威县梨产业园区种植规模已经达到10万余亩,标准化梨园达到了230个。”威县梨产业园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刘明亮介绍说,威县梨产业园区也被评为河北省首批现代农业精品园区、省级出口鲜梨质量安全示范区。

  “现在,大部分梨园亩产量在3000公斤以上,亩均收益在万元以上,梨产业也真正成为了‘万元钱’产业。”刘明亮介绍说,发展梨产业为我们蹚出了一条特色种植业发展的新路子。

  “在梨园打工,我负责的梨树有17000多棵,年收入约18000元。”当地梨农李秀红笑着说,她以前是贫困户,现在脱贫了,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