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镇炭厂村是一个以“烧炭”闻名的小山村。“村子不大,但是大小有47个炭窑,烧的炭在古代还送进过皇宫。”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烧炭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就退出了烧炭业。炭厂村开始寻求第一次产业转型,从烧炭转向大农业,利用山沟里的小地块以及开垦的山坡地,种植杂粮、豆类等,但“大农业”难以解决这个山村的温饱问题。
多年探索转型之路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炭厂村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型,大农业向林果业转型。”邢卫兵把这一次称之为“不怎么成功”的转型,单纯发展林果经济也没有带领山村发家致富。2004年前后,炭厂村把目光转向了“旅游”,并邀请专家前来测评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条件和价值。2006年,生态清洁小流域概念成熟,围绕炭厂村,炭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也正式启动。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过程中,通过维修塘坝,修建雨洪工程,增加了水资源的可用量,也营造起水景观,扩大了炭厂村的水资源优势;结合村镇排水沟工程和污水处理设施,发展起生物通道,净化水质,美化村镇,改善了乡村水环境状况,为各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保证;利用荒坡、荒地、退耕农地,整修梯田,种植了仁用杏、海棠、红杏,复壮散生核桃、苹果,套种杂粮等林下经济作物;利用坑塘水面,放养鱼苗,开展休闲垂钓。
村民变景区股东
“2007年,我们开始从村西的一处荒沟起步,开始打造神泉峡风景区,第三次产业转型就开始了。”邢卫兵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正确”的转型。神泉峡风景区建立后,实行了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每位炭厂村户籍村民免费持有5个股份。同时,景区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果林管护、管水、保洁、售票、旅游接待、引导等多类就业岗位,使村民走上管理与服务岗位,实现劳动力的转产和就业。
曾经的荒沟,变成了集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经济沟道,炭厂村也成为门头沟深山区产业转型的成功典范。到2019年年底,炭厂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8万,从以前的低收入村变成了没有一户低收入户的新农村。“村民的收入相比十年前翻了两到三倍。”邢卫兵说。
多年的努力,让炭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村民们幸福感的增加,靠着绿水青山,生活有盼头、有信心!
峨边县巧用“积分超市”创新乡村治理新
峨边县率先在全国民族地区立法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和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引导村民自治,探索...(10795)人阅读时间:2021-07-07苏州市多举措持续保护提升耕地质量
近年来,苏州市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着...(19056)人阅读时间:2021-07-07横县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文化墙、精致的菜园、果园、花园……7月,走进横县乡村,目之所及是宽敞平坦的村庄道路,...(14437)人阅读时间:2021-07-07萧山区准确把握“四个点” 全力推进数字
7月2日,萧山区召开数字乡村建设暨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下阶段数字乡...(13237)人阅读时间:2021-07-07广西采取措施确保粮食总产稳中有增
近日,记者从广西农业农村厅获悉,为了“端牢手中的饭碗”,广西农业农村部门不折不扣地...(18147)人阅读时间: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