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沉睡资源”孕育新希望——查汗都斯乡整治撂荒地小记

时间:2021-07-06 14:30人气:来源: 海东日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400多名红军战士沿黄河南岸伐木、垦荒、修路、建房……他们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赞卜乎村吃不饱、穿不暖,却依旧一心向党的事迹沉寂多年后被后人发现,1987年,当地政府将赞卜乎村改名为红光村,寓意“红军精神,光照千秋”。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查汗都斯乡以红光村留存的红军精神激励自己,开垦沉睡已久的撂荒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继续谱写着守护绿色家园的时代赞歌。 

  从一片杂草地到处处生机盎然 

  “刚开始这里是一片杂草地,没人种植,大家都出去打工了,但是这片土地的土质很好。”韩文德是红光下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撂荒的310亩土地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地块了。韩文德说,七八年前,这里种着小麦、油菜籽、玉米等农作物,小麦的收成较低,亩产500斤到600斤,大部分村民种植的是玉米,亩产在2000斤左右,往外卖时,一斤玉米的价格在1至1.5元。“一年到头都要扎在土地上,手里没钱,日子过得不富裕。”韩文德说,除了冬天,农民们没有长期的空闲期,短期的活计也不好找,在没有更好的出路以前,大家都过着这种生活,冬天晒太阳,夏天出早功。 

  红光下村共有176户703人,外出开拉面店的有60至70户,村民的大部分收入靠的是外出务工。虽然村上还有一些剩余的劳动力,可是,能把精力放在种地上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大家不愿只守着一亩三分薄田维持生活,很多人都举家外出开拉面店或务工,导致红光下村东边的310亩土地在去年以前一直处于撂荒状态。 

  土地撂荒了,这一片地方自然就没人愿意来了,荒草迅速占领了310亩优质农田,连通往田间的道路都被荒草掩盖了,只留下一条窄窄的、浅白的缝隙。2020年年初,查汗都斯乡党委政府借着全市整治撂荒地的契机,开始对全乡的撂荒地进行统计、招募合作社、复耕。 

  “现在这里套种了310亩辣椒和花椒,全部流转给了青海万雲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查汗都斯乡副乡长马旭洋说,由于红光下村这片土地质量较高,合作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后,去年三月栽种了辣椒和花椒。村民们从去年开始也收到了流转土地的资金,撂荒地也开始发挥“效用”,成了村民们增收的“法宝”之一。 

  日前,走进万雲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一片绿意盎然。小小的辣椒苗旁边是一棵棵花椒树,虽然不大,但是每棵树上都已经挂有绿油油的花椒果,走近仔细闻一闻,还有独属花椒的清香味。这一片曾被人撂荒的土地上,恢复了蓬勃的生机,通往田间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复耕前期,合作社的大型机械、乡政府雇佣的劳动力、红光下村的村民齐上阵,一铁锹、一板撅,把310亩优质土地资源重新“唤醒了”。 

  从杂草地到辣椒基地,红光下村村民也没有想到,如今,还有这样一种从土地里“刨金”的方式,既富了口袋,也绿了家园。 

  从不愿干到“撸起袖子加油干” 

  青海万雲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小真是一个正在创业初期摸爬滚打的年轻人。得知查汗都斯乡要复耕撂荒地,他积极报名流转土地,并尝试用去年流转的310亩土地种植合作社培育的辣椒苗。去年一年,辣椒的长势喜人,象征着合作社育苗技术的成熟,这也让苏小真意识到,他的“两椒”产业正在撂荒地整治的契机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总共流转了查汗都斯乡的1300亩土地,用于种植‘两椒’。我们合作社已经购买了精深加工机械,做好了做深加工花椒产品的准备。”苏小真说,从红光下村流转的310亩土地,去年辣椒亩产达到1500斤到2000斤,花椒亩产40斤左右,今年是花椒挂果的第二年,收成应该要比去年好得多。 

  产量更高了,自然要开始涉足精深加工领域。苏小真说,这是一个企业的必经之道。今年,苏小真不再把目光聚焦在辣椒面、花椒面、辣椒丁这些粗加工产品上,而是想着打造一些“夺人眼球”的产品以获得市场青睐。“以前不愿意干精深加工,产量和种植面积也达不到做深加工的规模,今年增加了撂荒地的种植面积,对市场也进行了考察,觉得可以尝试一下精深加工。”苏小真说。 

  “等今年的花椒和辣椒下来以后,我们打算推出油泼辣子、辣椒丝、花椒酱等产品,预计10月可以面向市场销售。”苏小真表示,自从把这片从前的撂荒地流转以后,他干事创业的决心也被激发出来。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