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沙县夏茂镇俞邦村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后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螺蛳粉生产情况后叮嘱大家:“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
一道看似不起眼的小吃、一个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地方特色餐饮,却能成为颇具规模与发展潜力的富民特色产业。而在美食之都重庆,也不乏这样的案例,许多“小手艺”被做成了“大买卖”,许多特色餐饮正在成长为大产业:“云阳面条”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重庆小面”年产值已超过千亿元,“开州餐厨”从业人员有10万余人……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深入采访了部分特色产业,并推出系列报道“舌尖上的产业”,敬请关注。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重庆小面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而随着重庆旅游业的火爆,一碗碗麻辣鲜香的重庆小面更是征服了众多外地游客的心。
但鲜有人知道,那一碗碗爽滑、劲道的重庆小面,鲜面条大多由云阳人加工而成。
不仅仅是重庆,放眼全国,云阳面工们加工的鲜面条一度占据整个市场70%的份额。
“世人赞我玉面郎,金丝银线出作坊。五湖生根不做客,焉知家乡是云阳。”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数十万云阳人背井离乡开面坊,求生存、谋生活,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硬生生将一个不起眼的小手艺做成了富民特色产业。
目前,云阳从事面条加工的经营者近20万人,所开面坊超过6万家,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每年创造产值上千亿元,加上上游面粉等食品原料交易以及调料包等配料加工,一根根细细的面条已“链”成了长长的产业链。
背着面机
外出开面坊成为热潮
地处非小麦主产区,并不以面食为主食,云阳面条产业是如何形成的?
“相传这跟盐文化有关。”6月4日,出身面条世家、现任云阳面业协会会长的陈绍全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约2000年前,随着云安盐业(云安现为云阳的一个镇)的兴起,引来各地商贾汇集。贸易的发展,不仅将盐运出了云安,也引回了外地特色物资,这其中就包括面粉。自此,云安人开始学做面食,招待八方来客。历史久远,难以确切考证,但在陈绍全的记忆里,他从小就看着父辈和乡亲们做面。那时,做面工艺并不发达,人们用碾盘等工具将麦子磨成面粉,然后再和面、揉面、擀面、切面,全程都是手工操作。
上世纪70年代,陈绍全的父亲和部分同乡前往宜昌一钢厂做工,每到下雨天或休息日,大家就聚在一起做云阳当地传统小吃——包面(即抄手)打牙祭。薄薄的面皮裹上肉馅,煮熟后加上辣椒等调料,麻辣鲜香特别好吃。一次次聚餐,引起了其他工人的注意,经过品尝,大家纷纷求购,这也为此后云阳面业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改革开放初期,云阳人开始想方设法谋生计,有人便想到了云阳机械厂生产的峡江牌压面机。这台机器可通过手摇转动,将和好的面碾压成片状,然后经压面刀切割成条状。
有了这台面机,面条制作就进入了半自动生产模式,也给了一些年轻人外出闯荡的底气。在云阳的鱼泉、江口等地,不少青年开始购买面机外出开面坊。
渐渐地,人们发现每逢过年过节面工们返乡,身上都穿着新衣服,还带回了电视机、录音机等“大件”,“外出做面能发财”的消息不胫而走。
经面工们讲述,人们这才弄懂了开面坊的“致富经”:原来在很多以面食为主的地方,居民大都食用自己加工的面条,很少有人开加工坊,一间不起眼的小面坊实则蕴藏着大商机。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包括陈绍全在内的青壮年纷纷走出云阳,跟随在外开面坊的亲戚朋友,从学徒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学成后,再出资购买铺面,开设自己的面坊。
通过这样传帮带的方式,云阳面工队伍越来越壮大。尤其是2000年前后,开一家面坊年收入有20万元左右,这也让背着面机外出开面坊成为热潮。
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云阳县更是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等渠道,采取劳务输出、就业转移等方式,鼓励有一定制面技能的贫困群众到相关地区创业就业,进一步推动了云阳面工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
占领市场
靠的是吃苦耐劳
全国各地面食花样繁多,人们口味也不尽相同,云阳面工是如何赢得各类消费者的心,从而占领了全国鲜面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呢?
从收割到收储 降低粮食损耗 河南这样做
在西平县二郎镇张尧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麦田里,十几台收割机一字排开,“同台”竞技,全...(19860)人阅读时间:2021-06-16从畜牧大区向强区迈进
标准化的养殖小区、规范化的饲养流程、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如今,新疆畜牧业发展的现...(14231)人阅读时间:2021-06-16巴中市“四化四强”抓实粮食生产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决策部署,把粮食生产放在“三农”工作首位...(11744)人阅读时间:2021-06-16鱼米之乡气象新 ——益阳市种好现代农业
上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周立波以故乡益阳清溪村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艺术...(20154)人阅读时间:2021-06-16用匠心做好每一杯奶
呼图壁种牛场,近30万亩天然草场和人工饲料基地宛如一叶“绿肺”,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11532)人阅读时间: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