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探访定西市安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2)

时间:2021-06-10 19:55人气:来源: 甘肃日报

  机械化种田,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效率,还保障了质量。马利民告诉记者:“机械化播种,每亩可以种4200株左右洋芋,以前人工点种每亩最多3000株。”说着,马利民算了一笔账,高标准农田每亩可增产1000至1500公斤洋芋,“粮食作物的话,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

  说话间,播种机已在田里“跑”过一个来回,留下道道条形痕迹,马铃薯种随之被“藏”于土中。

  秦永军接着说道:“租这‘大家伙’也不贵,一亩50元租金,还可以赊账。我现在加入了碧玉合作社,种子由合作社提供,也可以先赊账,一斤1.2元。秋天收获后我把洋芋按订单价交给合作社,合作社把种子、机械租金等费用一并扣除,然后给我洋芋钱。”

  原来,这就是“保姆式”管理模式。从耕、种,到防、收,合作社可提供农资和机械,几个人几台机器便可以完成数千亩土地的农业生产。

  “以前群众一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最高100元,推行‘保姆式’和‘订单式’合作社服务模式后,群众一亩地收入上千元。”杜银山开玩笑说,“‘保姆式’让群众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此话不假,全新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劳动力的解放。秦永军的儿子在兰州打工,以前一到农忙时节,儿子就要请假回来帮忙种地,并且一干就是半个月。现在完全不用了,儿子能踏实工作,秦永军还有闲暇时间搞养殖:“家里养了4头肉牛和30只羊,除了洋芋,我还种了苜蓿和玉米,连饲料也不用愁了。”

  杜银山介绍,西巩驿镇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发展养殖业,“保姆式”服务模式推广后,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牛羊。此外,牛羊粪便还可做有机肥,实现循环农业。

  据马利民介绍,在建高标准农田的同时,镇、村干部不断引导群众进行绿色种植。由于新推的梯田前两年必须施用有机肥,政府每亩地还补助100公斤有机肥用于地力培肥。

  这样,通过政府引导和种粮大户示范,绿色种植观念渐渐在当地群众心中生根。

  实现高效节水

  创新“田间自来水”灌溉模式

  午后的风带着融融暖意,吹动树叶,叶面上的阳光瞬间跳跃起来,似乎愈发明亮。一眼望去,调蓄水池内粼光点点,随着水面的起伏而闪烁。

  眼前这座位于香泉镇的调蓄水池,属于2019年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项目,涉及香泉村、东寨村、西寨村等5村14社,可灌溉9760亩农田。

  “在香泉镇,共建有两座这样的水池,每座容纳约1万立方米水。田里安装给水栓,通过地下管道,水可以从水池流向给水栓,然后实现灌溉。”定西市金泉水利水保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王军说,“村民可以到交易大厅办卡交费,用水时刷卡即可。”

  在交易大厅内墙上,香泉水利工作站农业灌溉用水价格公示栏中张贴着关于农业灌溉用水试行销售价格的相关文件,每立方米0.56元。

  香泉镇西寨村村民张建民说,现在刷卡用水划算多了,以前浇地用水一年差不多1500元,现在只需要1000元上下。

  据王军介绍,由于是暗管,降低了水损。此外,过去漫灌浇田对土壤有一定的破坏性;现在破坏性也大大减轻了。

  走到菜田,给水栓像士兵般整齐排列,每两个之间间隔120米,只要农户“刷卡”,给水栓的三个出口可同时作业,省时又省力。

  目前,香泉镇共有790户农户实现了“田间自来水”。

  张建民家里种了12亩蔬菜。曾经,张建民为浇水而发了不少愁:“早些年大家都得排队浇地,有时候凌晨一二点才轮到我们家,那也没办法啊。遇到旱天水少时,还有人为此闹矛盾。最惨的是,菜正‘渴’着呢,忽然停电了,也没办法浇地。”

  蔬菜产业是近年来香泉镇的主导产业之一。据香泉镇镇长白建伟介绍,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成,解决了群众的浇水问题,为他们发展蔬菜产业吃下“定心丸”。“近三年,全镇种植蔬菜面积在稳步扩大。2019年,全镇共2.7万亩;2020年,发展到2.8万亩;2021年,达到3万亩。”白建伟说。

  夯实农业产业

  奠定乡村振兴基础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