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乡村全面振兴 宁波阔步前行(2)

时间:2021-05-28 23:52人气:来源: 浙江农业信息网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宁波市启动实施“13511”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累计创建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1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55个、特色精品村157个、风景线46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公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部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农村饮用水”“四好农村路”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全域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态建设、农村安居宜居美居和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农村面貌显著改善。

  走进江北区毛岙村,沿路竹海环绕,山水秀美。一到周末,长三角区域的自驾游客甚至超过全村村民的人数。

  曾几何时,作为交通末梢,毛岙村藏在山坳里头,村民长年靠山吃山,以砍伐树木和出售竹笋等为生。稍微年轻一点的,早早出门打工,留守村民不到百人。

  借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近年来,毛岙村多方筹集项目资金,投入资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村庄的整治力度,先后建成生态公园、环村登山步道、环湖自行车道等,对村舍外墙面进行了特色竹泥彩绘。这个昔日的“贫困村”逐渐露出新颜,村庄面貌日新月异,精品民宿也遍地开花。

  毛岙村和毛力村合并后人口增至1000多,区域面积扩大到6平方公里。范围大了,村里请来专业团队编制新的乡村旅游规划,多方合资组建旅游公司,准备打造更加成熟的乡村旅游产品,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农民收入高位均衡持续增长

  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化农户收入结构,奉化区不断拓展增收模式,逐步形成一村创一业、百村兴百业、强村又富民的发展格局。今年,该区65个村启动16个集体经营性项目,因地制宜推行“村村联营”“村镇联营”“村企联营”“飞地抱团”四种发展模式。通过建设光伏发电,发展物业、民宿、林下经济,打造“菜篮子”基地,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同时推动新希望、网易未央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智慧渔港等数字农业建设项目,辐射周边农村助农增收。奉化还创新“金融支农”,强化“政企银”协同发力,按照“政府贴息补助、机构放宽担保、银行低息贷款”模式,联合首推“育农贷”,总授信额度为1亿元,目前已发放6910万元贴息贷款。

  强村富民、多元收入并举,托举起宁波农民的富裕富足生活。

  一粒种、一只果、一朵花,改变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余姚市坚持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品牌农业收入占全市农业收入的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11元。

  象山选育的“红美人”等20余个特色柑橘良种,推动象山柑橘产业转型升级。全县4000户橘农户均收入12万元,亩均收益5万元至10万元,最高可达20万元,“亩均超万美元”不是梦。

  人民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带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宁波市农民收入的高位均衡增长期,是农民生活全面改善的均衡发展期,也是农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年。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32元,同比增长6.8%,增速连续18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4:1以内,保持全国全省领先。低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1元,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集体总资产达到1023亿元,年村集体分红32.1亿元,居全省第一,年家庭人均收入9000元以下全面清零。集体经济“消薄”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所有建制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建制村占比超过70%。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农村改革、乡村善治堪称经典

  近年来,宁波市在全国首创“村民说事”“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还打造了“五小工作法”“书记一点通”“圆桌夜谈”等一大批具有宁波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2个、乡村治理示范村7个、省级乡村善治(示范)村657个。农业政策性保险、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等走在全国前列。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