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发挥优势打造全产业链——吉林省肉羊产业发展初探

时间:2021-05-10 14:59人气:来源: 吉林日报

  近日,农业农村部制定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农区要围绕适度规模发展,以增产增效为重点,提升发展水平。2021年政策适当倾斜,重点支持吉林省等9个省份创建肉牛产业园或肉牛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国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羊肉产量稳定在500万吨左右;规模养殖羊比重达到50%。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和农副产品饲料资源,现羊存栏数700万只,计划增长到1000万只。如何借助吉林省肉羊养殖传统,发挥自然优势,提高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肉羊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多年来吉林省探寻研究的方向。

  基础扎实 优势明显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养羊生产主导方向从毛、绒用羊为主转向肉羊为主,生产结构由成年羊肉转向羔羊肉;饲养方式由粗放式经营逐步转向集约化、商业化经营。养羊基础较好,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区域优势。作为国家传统细毛羊三大产区之一,吉林省长岭、乾安、扶余、前郭、通榆、镇赉、大安、洮南、洮北、农安、双辽11个县(市、区)位于农牧交错地区,养羊基础好。2008年,原农业部发布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将该区域列入“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域”,发展优质型肉羊产业。随后,梨树、伊通等中部农区、和龙等东部山区的肉羊养殖业也蓬勃兴起。

  ——饲料优势。吉林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秸秆年产量4000多万吨,草原面积1000多万亩,饲料饲草资源丰富,独特的冷凉气候适宜优质肉羊产业发展

  ——政策保障。2019年,吉林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2020年,省畜牧局制定下发了《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的目标和具体工作举措,秸秆饲料化稳步推进,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品种优势。吉林省先后培育出东北细毛羊、东北半细毛羊、新吉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和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等优良品种,其抗逆等优良性状已通过杂交导血融入主体品种结构。目前,全省肉羊不同群体品种达到17个,包括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中国美利奴羊、新吉细毛羊、东北细毛羊、小尾寒羊、察哈尔羊、昭乌达羊和巴美肉羊等国内品种以及杜泊、萨福克、夏洛莱、特克塞尔、无角道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和考力代等引进品种。其中,2018年吉林省研究出国内首个由民营企业自主培育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具有抗逆性强、肉质优、肉毛兼用等特点,对提高肉羊产业综合效益,引领吉林省乃至全国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科技支撑。吉林省现有畜牧兽医专业的大中专院校8所,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5家,各级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750个,技术推广人员7000多名。多年来,吉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畜牧兽医研究院、延边大学、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一直致力于肉羊研究,在肉羊的品种选育、高效繁殖、营养需求、饲料资源开发、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

  短板仍在 亟待克服

  虽然吉林省肉羊产业基础较好,各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小觑:

  ——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欠缺。由于规模化肉羊养殖受到疫病防控难、生产性能低等因素影响,年出栏3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占比仍然较少,尤其是基础母羊繁育场以小规模、家庭分散饲养为主。

  ——种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肉羊种业资源基础不牢固,在种羊育种中存在“重引进、轻选育、混乱杂交,杂种羊当种羊使用”现象;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健全,未形成优良品种优势大群体。

  ——科学规范化养殖体系尚未形成。相对其它养殖业而言,吉林省肉羊生产存在集约化程度较低,生产模式落后,品种不优等问题。欠缺肉羊饲养标准和常规饲料营养参数配比说明。疫病防控存在短板,基层疫病防控力量较弱、羊病检测能力不足。

  ——产业链相对松散,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目前,全省大多数肉羊仍以活体外销为主,肉羊屠宰和精深加工企业较少、产能较低,缺少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牵头发展的领军型企业。

  优化品种 打造品牌

  提升吉林省肉羊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全要素生产效率以及品牌化发展水平,需要优化整个肉羊产业链,从提高肉羊良种率出发,打造产业集群,推进标准化养殖,形成多方主体利益连接机制。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