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绿了群山 富了乡亲 看陕南茶山如何变“金山”

时间:2021-05-07 09:25人气:来源: 陕西日报

  春暖花开,采茶时节。数以万计的采茶人头戴斗笠、肩背茶篓,在翠绿的垄行间来回穿梭,灵巧的手指在茶树尖轻轻舞动。一幅幅茶园美景展现在秦巴大地。

  秦岭之南、汉水之滨,气候温润、生态优越。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地和涵养地,水和空气洁净,土壤富硒,茶叶生态条件在全国独树一帜,但这里也是全省集中连片贫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殷殷嘱托,激励着人们在奋斗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年来,陕西省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专项扶持、示范推广等措施,推动全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产值稳步增长,指标稳居全国前十。目前,全省茶农超过100万人,茶产业年综合产值500多亿元。陕南三市以生动实践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画出优美“等号”,茶产业成为绿色发展的最亮点。

  群众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77.9万贫困人口因茶脱贫致富 

  3月24日傍晚,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龙泉村村委会旧址院内,手提茶篓的村民排起了长队——过秤、登记、领钱。最高兴的是66岁的黄定杰,15公斤鲜叶卖了2400元。“采多少卖多少,全是现钱。”黄定杰说,“茶树是我们脱贫增收的‘摇钱树’。”

  “过去,家里种着10亩山地,种粮每亩收入还不到200元。”黄定杰说,他家除了种地,主要靠打工维持生计。2013年,妻子得了重病,黄定杰不能外出务工,他家成为村里的贫困户。

  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黄定杰栽植了6亩“陕茶1号”茶树,3年后就见到了效益,稳定脱贫。后来,他索性将房前屋后全部利用起来,一共栽了10亩茶树。“这几年,茶园才刚刚见效,每亩收入2000多元,再过两三年,每亩收入可达5000多元。”黄定杰说。

  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龙泉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产业,依托知名企业——汉水韵茶业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累计栽植茶树3000余亩,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1.5万元。“种植茶叶,不仅让群众稳定增收,还绿化了村庄。”龙泉村党支部书记王庆发坚定地说,茶叶是龙泉村最适合的产业。

  龙泉村的变化是陕南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5年来,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约25.5万户、77.9万贫困人口因茶脱贫、因茶致富。截至2020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293.4万亩,干毛茶产量11.3万吨,一产产值183.4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末增加35.71%、56.94%和85.30%。

  品牌引领闯市场 

  把全省的区域品牌集中打造为四大公用品牌 

  3月24日上午,城固县天明镇三化村的汉中山花茶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我和家人这次来旅行,就想看看‘张骞’牌汉中仙毫生长的茶园。”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格绒拥青老人说。

  被广大消费者高度认可的“张骞”品牌,凝聚着一位老茶人30多年的心血。

  1987年,时任三化村党支部书记的吴培元,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带领乡亲们种茶树、办茶厂,几年时间,山花茶厂就成为当地的茶叶龙头企业。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吴培元决定走品牌发展之路。2003年,他给自己的产品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张骞”牌茶叶,并组建了汉中山花茶业有限公司。“城固是张骞的故乡,我们一定要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吴培元说。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吴培元创办的山花公司共建成茶园5000亩,其中300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认证;开发的“张骞”牌汉中仙毫、汉中毛尖、汉中炒青茶、汉中红茶四大系列十几个品种,荣获20多个国家级奖项。

  在茶产业发展中,陕西省积极打造知名品牌,把全省的区域品牌集中打造为汉中仙毫、安康富硒茶、秦岭泉茗、泾阳茯砖茶四大公用品牌,使陕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效益不断提升。在“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安康富硒茶、汉中仙毫、泾阳茯茶分别列第20位、23位和84位。

  芝麻开花节节高 

  延伸产业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上午,位于西乡县城北街道枣园村的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里,游客络绎不绝。“这是用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加工的糖果和软胶囊……”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各种品类。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