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情系“三农”破难题,让稻麦产业走向优质高产

时间:2021-03-23 15:54人气:来源: 科技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离不开农业先进装备的支撑。”3月22日,江苏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扬州大学农机专家张瑞宏教授对记者说,前几天,我们与江苏农垦淮海农场达成意向,今年将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示范性的智能无人农场。这对于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农业向绿色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实现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情系“三农”破难题,让稻麦产业走向优质高产

  图为:张瑞宏和团队人员在示范田(过国忠摄)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龚俊杰教授告诉记者,当前,农业劳动力不足、生产成本偏高、农药化肥过量、农艺农机不配套、稻麦品质偏低等问题仍很突出,严重制约着稻麦产业高产优质发展。

  如何发挥好高校科特派的特殊作用?近10年来,从事农业机械教学科研的张瑞宏,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关注“三农”发展,针对农业生产的痛点、难点,带领科研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需求,不断研发先进的新型智能农机,一次又一次地按下了农机与时代的“同步键”。

  深耕农机科研服务,让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在张瑞宏眼里,要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当前,加快智能化农机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张瑞宏研究团队先后研发出双轴匀混秸秆全量还田旋耕机、北斗农机自动驾驶仪、自走式多功能育秧机、气爆松土注射施肥复式作业机、可移动太阳能智能烘干房……这些农业装备,如今已在国内进行全面推广应用。

  

情系“三农”破难题,让稻麦产业走向优质高产

  图为:张瑞宏在江苏农垦黄海农场调研(过国忠摄)

  在江苏泰州市农业开发区,张瑞宏科研团队为了验证智能装备的性能和加快应用,带领团队建设起万亩智能高效优质稻米示范区,先行先试开展稻麦智能化示范种植,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装备,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变过去“能人种田”为“专家种田”。

  在扬州江都区邵伯镇,为了让先进栽培模式种出的优质稻米,得到进一步的市场推广,张瑞宏科研团队与扬州大学江都高端装备研究院合作,专门成立扬州金涛精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绿色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示范种植,并申请注册“众教授”商标,让高品质稻米从农田进入寻常百姓家。

  “每次我们的新型机具研制出来,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张教授都要亲自到田里进行测试,反复观察机具的作业和实际运行效果,总是顾不上清洗裤腿、靴子沾满的泥巴,就与我们商量改进办法。”张瑞宏指导的研究生史扬杰说。

  “我们在江苏泰州市农业开发区选用国内新培育的江苏优质种源——南粳系列,结合自主开发北斗导航大数据,能够实现对行精准施肥喷雾,可节省肥料25%、节省生物农药30%以上。”张瑞宏说,团队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施田间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智能化种植,达到减排减人减耗的效果,成功探索出了稻麦生产高产高效优质种植新模式。首年示范种植的南粳系列稻米,亩产平均就达到了700公斤。

  

情系“三农”破难题,让稻麦产业走向优质高产

  图为:张瑞宏科研团队在测试北斗导航除草机(过国忠摄)

  在龚俊杰看来,张瑞宏科研团队新研制的北斗定位九道工序一次性作业精确旱播稻技术,除了通过九道工序复式作业可大幅度降低耕作成本外,还能达到大幅减肥减药的目的,是“农艺农机融合、良种良法并用”的稻麦产业生产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发挥科特派示范效应,让更多教师服务“三农”

  把先进智能农机推广到粮食主产区,让粮食生产实现优质高产,发挥好重要的“压舱石”作用。这是张瑞宏科研团队的心愿。

  自2013年开始,张瑞宏团队关注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他们深入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调研当地农场生产运行模式,共同商讨智能农机推广应用,通过产学研合作,帮助当地解决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和现代规模化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不配套等问题。

  

情系“三农”破难题,让稻麦产业走向优质高产

  图为:张瑞宏团队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听取用户意见(过国忠摄)

  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种植成本居高不下、招工难用工难、恶劣气候增多、病虫害高发等,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