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江苏镇江经开区平昌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把自己最美的年华和最热忱的情感全部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十余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教育的精彩,她就是江苏省模范教师——张娟。
张娟今年38岁,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7月,她带着“当一名好老师”的理想来到镇江经开区平昌小学,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作为农民的孩子,她深知农村的基础教育离不开无数勤勤恳恳工作的乡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她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用坚守点亮万千学子的人生梦想。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科技这门课程已日益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课堂上,张娟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我学会了用电脑来制作PPT、制作电子小报、发邮件和打字。”“我学会了用电脑来查资料和上网课。”“信息科技很神奇,我要好好学习,探寻电脑的工作原理。”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道。
张娟喜欢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喜欢课后反思,反复琢磨。无论教材教了多少遍,内容有多熟悉,她都精心备课,常常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这种用心教学、潜心钻研的精神,让张娟收获颇丰:二十余篇论文在省市级杂志发表和获奖,主持参与14项省市级课题,指导多名学生参加竞赛并获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张娟把家从丹徒搬到了平昌,在学校隔壁的宜安苑租了个房子,女儿也来到我们学校上学。”说起张娟,平昌小学校长孙盛赞不绝口。
平昌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有部分留守儿童。对于他们,张娟都会重点关注。每年冬天给班级里的“特殊学生”准备手套、围巾、学习用品,是她从教13年养成的习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会开花的种子,只要用心浇灌,都能灿烂绽放。”每带一个班,张娟对班上学生的学习、性格、家庭等各方面情况都了如指掌,她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也能够精准捕捉到孩子们的脆弱。
灯光之下孜孜不倦的身影,三尺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言论,凛冽风中慷慨激昂的鼓励,细微之处无怨无悔的付出……一路走来,张娟用青春与汗水,兑现了教师誓言与承诺,书写了平凡中的荣光。
作者:胡雪 徐迎春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镇江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田间强党建 地头做科研——记云南大学农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蓝天下、稻野间,党旗猎猎、誓言铮铮在云南大学农学院,一张...(50937)人阅读时间:2024-12-25今天我出镜丨王宏升:00后农创客返乡“
去年年初,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寒山铁皮石斛有机栽培基地迎来了一位新农人。回到家乡这片...(50113)人阅读时间:2024-12-25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党委书记
南繁,被誉为中国种子的摇篮,在育种科研人员心中,是一个近乎神圣,又充满希翼的词汇。...(70169)人阅读时间:2024-12-24益阳代表委员专访 | 文振华:立足绿色高
文振华(右)与工人一起做修缮工作。周明瑶 摄 12月16日,在益阳市桃江县金洲水稻种植专业...(72587)人阅读时间:2024-12-24院士口述·大国底气背后的故事丨陈子元
杭州深秋时节,记者一行走进西子湖畔的浙江医院,见到了已满100岁的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75289)人阅读时间: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