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寒山铁皮石斛有机栽培基地迎来了一位“新农人”。回到家乡这片土地,“00后”的王宏升感到既亲切又迷茫,“老一辈人似乎还恪守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守着这一片田,没有品牌,也没有产品开发,那我们做中草药的竞争优势又何在呢?我就想,首先我们得做出自己的品牌。”
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说干就干。同年5月,寒山白石品牌创立,并将“和合二仙”作为品牌核心IP。“我们的第一株铁皮石斛种苗,就是在寒山子隐居地明岩发现并移栽的,寒山拾得也是和合文化的象征。而‘白石’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的食物,二者合在一起,与我们倡导和合共赢、共同富裕,提倡‘药食同源’的大健康理念不谋而合。”
从那时起,王宏升找到了人生目标之一,就是让食养的理念走进更多家庭,让更多人了解到,原来像铁皮石斛这样的“仙草”不光是保健品,也能融入日常饮食之中。
一
“当时身边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会放弃大厂的工作选择‘裸辞’呢?我只是觉得公司太大,而我就像是一颗在巨大机器里运转的螺丝钉,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决定回到老家创业。”
王宏升的家乡天台“八山半水分半田”,素有“弥山药草、满谷丹材”之称,乌药、黄精、铁皮石斛,便是造化于这方神秀山水间的“三棵仙草”。
一开始,中药材种植等领域对财务专业出身的王宏升来说,是很陌生的,“因为我母亲热衷养生,之前吃当地产的铁皮石斛觉得挺有效果,就接下了这块种植基地。我们觉得,康养行业前景很大,我们当地的中草药产业也是大有可为的。”
他说,从小看爷爷那辈人干农活,传统农业基本上靠的是人力。如今,当自己真正接触到这片土地,他切实感受到智慧农业、设施农业是如何带来新质生产力的。
在刚开始轮岗的几个月里,一切都很新奇,他跟在老师傅后面一门心思学技术,在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用短视频记录下“回乡种田”的日常,“比如,在百余亩的种植基地,采用了物联网监测技术,能够全程监控药材生长情况,在育种创新中心,我们培育药材的幼苗,甚至会给它们放‘胎教音乐’……”
王宏升也意识到,其实在土地之外,还蕴藏着农业发展更广阔的天地。
去年5月,“寒山白石”品牌刚刚创立,又到了石斛花开放的时节。“我们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通过冷链运输,卖鲜采的石斛花。因为市面上基本卖的都是石斛花干,刚开始卖的前两周,反响平平,后来我在视频号上发了个产品开箱,顾客看到我们的包装觉得很用心,愿意为这份设计买单,石斛花很快就售罄了。”
这次尝试,是他创业路上的转折点。开发食养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成了“寒山白石”品牌在这之后的发展方向。
二
天台核心产区的铁皮石斛,成熟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王宏升说,“成熟的石斛呈现‘包白衣’的状态,我们称之为‘老白条’,这样的营养价值才高。去年,铁皮石斛纳入药食同源名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
今年9月,他们开发的寒山白石和合面系列产品上线各大电商平台、企业团购和线下土特产店等渠道,第一次吃到药材做的面,很多人都觉得很新奇。
“如今中医养生越来越普遍,但很多人还是会觉得中医保健品价格偏高。所以,我们考虑如何让‘食养’的理念走进更多家庭,让养生变得像吃饭一样简单。”王宏升说,当时就想,不如就做一款融入道地药材的面吧。
“做面这门手艺,其实是有家族传承的,从我太婆那代就开始做面,后来传给我的外公。从零开始建产线产出面条,我们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说,做面是件辛苦活,早上5点半开始上工,将石斛、黄精破壁过滤,然后将滤出的汁加入和面,只有做面的老师傅才能精准把控比例。做好的面经过正午的风吹日晒,日落前就要收回来防止返潮。
“我们研制了铁皮石斛面和天台山道地和合面两款产品,和合面加入了黄精、石斛两种药材。”他介绍,不仅制作配方反复调试,光是包装就打板了好几次,用纸也比较了8种不同的材质,为的是顾客收到后能感受到产品的用心和温度。除了现有的礼盒装,未来还将推出更实惠的家庭装供顾客选择。
近年来,天台县平桥镇以“红色村播”工程为抓手,吸纳有才干、有想法的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乡村电商促富人才队伍,王宏升正是其中的一员。他发布了种地生活、技术科普、农产品推介等百余条原创短视频,用年轻人的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6月,王宏升发布了一条视频,他手捧“台州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奖牌,讲述着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未来目标。“今天是我辞职回家‘种田’的第500天,我很高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收到这块奖牌,身为一线种田的‘小卡拉米’,我会朝着这一目标继续奋斗,让更多父老乡亲有稳定的收入,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王宏升说。
作者:元萌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浙江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党委书记
南繁,被誉为中国种子的摇篮,在育种科研人员心中,是一个近乎神圣,又充满希翼的词汇。...(59442)人阅读时间:2024-12-24益阳代表委员专访 | 文振华:立足绿色高
文振华(右)与工人一起做修缮工作。周明瑶 摄 12月16日,在益阳市桃江县金洲水稻种植专业...(59371)人阅读时间:2024-12-24院士口述·大国底气背后的故事丨陈子元
杭州深秋时节,记者一行走进西子湖畔的浙江医院,见到了已满100岁的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62022)人阅读时间:2024-12-20河北深州:当传统内画技艺遇上“圣诞节
12月19日,河北省深州市大屯镇内画艺人张雨正在赶制发往海外的一批圣诞工艺品。多年来,张...(60361)人阅读时间:2024-12-20今天我出镜丨尹国东:心灯照亮乡村教育
2024年12月9日,在全省教育大会上,150名江苏省模范教师受到表彰,泰兴市古溪初级中学校长尹...(77011)人阅读时间: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