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专访视障高考考生马奕菲:她把自己活成了光

时间:2023-07-04 17:54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面对面|专访视障高考考生马奕菲:她把自己成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笔者 董倩 

  近日,宁夏的高考分数公布,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用小提琴演奏《雪花》的马奕菲考出了485分。马奕菲是个双眼全盲的孩子,此前她在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业课考试中获得了广东省外生源第一名,这次她的文化课成绩也远超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这意味着她的人生将开启新的旅程。本周,《面对面》专访马奕菲。

  

1

 

  视障女孩儿马奕菲的音乐世界 

  曾经,马奕菲看得见光线和色彩,但在她6个月大的时候,阴影开始吞噬她眼中的世界。马奕菲的妈妈哈春燕和爸爸马国龙都是公职人员,他们带着孩子到了北京的同仁医院,马奕菲被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更不幸的是,她双眼先后发病,两岁时,她彻底失去了光感。

  哈春燕观察到,沉入黑暗中的女儿对钢琴有兴趣。哈春燕曾经当过小学音乐老师,因为自己的爱好,结婚时就买了一台立式钢琴放在家里。而马奕菲很小的时候,就会试着敲击琴键,有的曲子她听两遍就能跟着哼出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马奕菲5岁时,哈春燕给她报了钢琴课。

  

2

 

  还有一个困难,因为看不到乐谱,马奕菲需要老师先把谱子念出来,然后她把每个音符记在脑子里。这样,一段曲子她通常要练习数百遍甚至上千遍才能弹准。

  6岁时,马奕菲进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开始学习盲文。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功课,她的时间都用在了练琴上。随着她练习的曲目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哈春燕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读谱的任务就需要马奕菲的爸爸来分担。马奕菲的爸爸曾经对音乐一窍不通,他现在不仅会读五线谱,还能帮女儿把曲子打成谱子。

  在不断努力之下,马奕菲多次获得全国性钢琴比赛奖项,9岁那年,她在宁夏大学音乐厅举办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场演奏了十几首钢琴曲。

  

3

 

  在成功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那年,9岁的马奕菲有了新的想法,她向父母提出,想要学小提琴。小提琴是公认最难学的乐器之一,各种弓法都需要手、眼和身体的高度协调,而马奕菲看不到老师的示范动作,也无法像常人一样对着镜子自我纠正。她只能摸着老师的手、胳膊和背,用触觉去感受老师的动作,自己再去模仿。

  每次上课时,马奕菲会提前把谱子背下来,然后通过摸索老师的肢体,把每个动作刻在心里,回家后反复练习。除了小提琴,钢琴也不能落下,在花样的年龄,马奕菲选择了近乎苦行僧一般的学习状态。

  在钢琴八级和小提琴五级考试中,马奕菲都是一次通过。随着演奏水平日臻成熟,她开始参加音乐演出,观众的掌声、纷至沓来的荣誉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4

 

  从冬残奥会舞台到高考考场 

  2018年,马奕菲结识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作曲家代博,代博幼年因患先天性青光眼导致双眼几近失明。相似的经历,让马奕菲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另一条出路——学习作曲。

  从此,马奕菲开启了从银川到北京的千里求学路。每隔一周,父母都会陪她去北京上课,他们乘坐周五晚上9点的火车,在周六清晨抵达北京,过完繁忙的周末,周日连夜赶火车,周一清晨回到银川。

  

5

 

  在北京,除了作曲课,马奕菲还开始跟随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系统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三门课程的课时费和往返的交通费加在一起一笔不小的开支,压力考验着成年人的心理承受力。

  作为妈妈,让哈春燕倍感煎熬的,其实是她带着女儿走的这条路有没有出路,有没有希望。

  为满足马奕菲更专业的练习,父母向亲戚借钱买了一台二手三角钢琴,换掉了家里老旧的立式钢琴。每天,马奕菲花一半的时间上文化课,另一半的时间主攻专业课。

  

6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央视新闻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