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蒋秋香:用奋斗的青春书写精彩人生

时间:2021-09-09 10:53人气:来源: 中工网

  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桥沿普吉路前行,穿过一片城中村,就是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纺织厂厂区。诞生于1937的云南纺织厂,走过了84年的春秋。斑驳的墙体,老旧的设备,这个老厂流传下来的传统式样,质朴超然,历久弥新。

  

蒋秋香:用奋斗的青春书写精彩人生

  这个厂的职工亦是如此。

  见到蒋秋香时,她身穿红衣白帽的工作服,正在厂区忙碌。

  在她身后厂区的空地上,职工利用闲暇时间种上了向日葵、棉花等农作物。

  弥漫人间烟火味的厂区,承载着无数纺织工人的幸福和梦想。

  蒋秋香正是其中一位。

  她是一名85后,宣威市格宜镇人,家住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她初中毕业时,大哥正在卫校上学,二哥还在上高中,贫困的农家担负不起沉重的学费,她还是在亲戚的资助下,才得以完成初中学业。

  初中毕业后,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蒋秋香独自一人踏上了开往昆明的列车,去追逐她的梦想。

  逐梦的过程很辛苦。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蒋秋香当过保姆,学过理发,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梦想萌芽的“土壤”。

  直到2004年的一天,蒋秋香得知云纺集团招聘一线工人。获得这个消息后,她立即报名并被成功录用。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姑娘,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蒋秋香兴奋不已。

  经过3个月的入职培训后,蒋秋香成为云纺集团纺织二分厂的一名细纱值车工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她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纺织女工的镜头,纺织女工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她羡慕不已。可她到车间后才发现,细纱工段是整个纺织厂最难、最枯燥的工种,不仅工作时间长,还要在机器运转的同时处理各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操作手法要“轻、快、准、稳”,加上车间噪音大、灰尘多,一天站下来,腰酸背痛,实际工作环境与自己的梦想相去甚远。

  第一天上班,细纱工段的纱线接头就让蒋秋香手忙脚乱,她一心想把工作干好,但越焦虑越容易出错。

  “第一天下班我就哭了,没想到工作会这么难。”蒋秋香说。

  为了提高操作技术,她每天提前半小时接班,下班后还要坚持练习半小时的纱线接头,就连周末也不放过。

  进厂的时候,他哥哥给她50元钱,虽然厂里也有食堂,但为了省钱,她买了一个煤油炉,自己做饭。

  第一个月,蒋秋香领到了180元的工资。那时候,服装店的售货员都有1000多元的工资,她一度产生了另谋出路的念头。

  当时,蒋秋香的师傅是昆明市劳动模范钱艳英,她的一举一动都被师傅看在眼里,师傅一面鼓励她,一面精心传授她各种操作技巧。

  遇上高人,蒋秋香定下心来学习技术,如何快速接头?如何换粗纱?如何做机台清净工作……因为长时间用食指捏纱线的位置,她的食指长出了厚厚的老茧,指甲也因为长时间压迫而变形。

  有志者事竟成。

  半年后,蒋秋香的操作水平就达到了优一级手。

  “要想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在做事之前就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准备。”蒋秋香说:“这句话是师傅告诉我的,我的成长离不开师傅的指导。”

  

蒋秋香:用奋斗的青春书写精彩人生

  自此以后,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走在车间,练在车间,车间成了她呆得最多的地方。

  对细纱值车工人来说,接头、包粗纱属于基础性的工作,只要勤加练习,就能掌握技巧和要领。

  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坚持去做就是专家。

  蒋秋香的目标就是向专家看齐。

  2007年,在云纺集团公司操作技能大赛上,蒋秋香用40.05秒的时间包好5个粗纱包,创下了公司单项历史纪录。

  2008年,蒋秋香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她再次打破自己创下的纪录,包好5个粗纱包用时37.3秒,生产效率再次提高。

  蒋秋香的技术水平引起了纺织厂厂长赵斌的关注,为了让她全方位成长,赵斌让她参与到基层管理工作中。

  2009年,蒋秋香担任纺织厂运转班三班值班长兼党支部书记,从细纱值车工转变为基层管理人员,工作范围也从细纱工段延伸到后加工工段。

  运转班值班长需要负责整个班的人员工作安排和运转,她以前只需面对机器,现在走上管理岗位后,不仅要面对机器,还要面对人。

  机器的性能是固定的,但人不一样,各有各的性格,只有让他们心悦诚服才行。

  蒋秋香所在的运转班三班近100人,她第一次安排工作的时候,有几个老职工对她说:“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凭什么对我们指手划脚。”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