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规划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商贸物流,充分考虑搬迁户的就业门路和产业发展;同步规划水、电、路、气、暖、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晋城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养老捆绑在一起,统筹整合扶贫移民与农村养老政策资金。沁水县建设了8个“幸福大院”,陵川县建成2个特困移民敬老院,从根本上解决了五保户和特困群体的后顾之忧。
保德县创新建设模式搞搬迁。采取委托代建方式,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挂钩,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2016年10月7日,全省首个安置区夏县兴和新村开工建设。
2019年9月30日,全省最后一个安置区临县城北安置区竣工。1122个各具特色的易地搬迁安置区成了黄土地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太行山的青行头村另择新址建起移民新村。村里通了自来水,有了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村民们的生活大变样。
吕梁山原赵家洼村脱贫户曹六仁激动地说:“住上新楼房,感恩不忘党,现在的日子是盖上十八床被子也梦不到的。”
雁门关外的大坊城村村民告别了土窑洞,住进了砖瓦房。村民白高山高兴地说:“搬迁后房子、儿媳妇、票子、孙子都有了,没想到还在家里迎来了总书记!”
从窑洞到楼房、从乡村到县城、从务农到务工,在这片黄土地上,越来越多土里刨食的“老庄户”,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光景”,变成了县城的“新市民”。
六环联动
——整村搬迁破难题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产落后、生态脆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是336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的真实写照,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非常之事要有非常之策,解决深度贫困要有超常举措。
我省创造性地闯出路径:实施整村搬迁,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产业就业保障、社区治理跟进、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六环联动”闭环推进,从根子上挪穷窝、拔穷根。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充分肯定了山西省整村搬迁解决深度贫困的探索实践。山西的做法在全国推广。
精准识别对象环节解决了“搬迁谁”的问题,新区安置配套环节解决了“搬得出”的问题,产业就业保障环节解决了“能脱贫”的问题,社区治理跟进环节解决了“稳得住”的问题,旧村拆除复垦环节解决了“群众权益”的问题,生态修复整治环节解决了“生态脆弱”的问题。
旧村拆除复垦是整村搬迁的关键环节。我省创造性地出台拆除复垦奖补政策,鼓励早腾早拆。旧村腾退和既有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让荒山秃岭重现绿水青山。
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权益是成功实施整村搬迁的关键。
“六环联动”,环环紧扣。为了解决该搬不想搬、占新不腾旧、拆除复垦顾虑多等问题,统筹迁出迁入两地,用足用好开发性扶持政策和社会保障兜底政策,确保群众搬得顺心、放心。
山路崎岖,挡不住各级党员干部的脚步。一次一次地入户坐在农家炕上讲解政策,一家一家地算收入账,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实,最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大同天镇县马家皂乡人大主席杨建新三次上门都没有做通村民郝老头的思想工作。第四次上门,郝老头直接抄了铁锹。“让你们‘戳眼窝’好受,让老百姓‘戳脊梁骨’难受。”老杨的诚意最终让郝老头放下了铁锹。
运城夏县埝掌镇党委书记韩俊峰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田埂干部”。
细致入微、指向明确的政策护住了群众的权益,稳住了群众的幸福;各级干部磨破嘴、跑断腿般的执着化解了搬迁群众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
截至2020年5月底,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完成率达99.48%,复垦复绿率达96.3%。
“六环联动”让原先看似无解的难题迎刃而解,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开始逐步显现。
岢岚县宋家沟乡的东沟村是全省最先完成整村搬迁的村。搬迁那天,63岁的贫困户王成仁激动地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从穷山沟沟搬出来,住上了这么好的新房,没想到老了老了活成宝了,共产党真的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上一篇: 【西藏】西藏“十四五”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网站首页下一篇: 【黑龙江】胡昌升到哈尔滨部分区市调研时强调 明确目标找准路径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多为群众办实事
【黑龙江】胡昌升到哈尔滨部分区市调研
本报24日讯(邱瑞洁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传来)2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胡昌升深入哈尔滨...(13819)人阅读时间:2021-05-25【山西】搬出一片新天地——我省47.2万
本报记者康梅芗 李全宏 “整村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的有效办法。” 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习近...(10903)人阅读时间:2021-05-24【西藏】西藏“十四五”末城乡居民人均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西藏...(13133)人阅读时间:2021-05-24【吉林】吉林省出台意见推进农村产权流
本报讯(彭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近日,记者从吉林省政府了解到,吉林省人民...(19990)人阅读时间:2021-05-24披肝沥胆 赤子情怀——追记我国“肝胆外
光明日报记者 陈劲松 通讯员 王泽锋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8832)人阅读时间: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