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这双手,托起中国梦演绎劳动美(2)

时间:2021-04-26 10:49人气: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经过喷淋、走出车间已是晚上8时。脱下乳胶手套,余志福的双手早已被汗水浸湿,由于长时间“浸泡”,手掌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红印子。他笑着说:“这些印子是属于我们劳动者的‘勋章’!”

  “充满故事”的手打磨出0.004毫米精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鑫 方大丰

  

这双手,托起中国梦演绎劳动美

  

这双手,托起中国梦演绎劳动美

何飞迎在加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上图受访者供图 下图王鑫 摄

  在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一直流传着“两把锤子”的说法。一把是全国劳模、锻工李冬林,另一把则是钳工何飞迎。

  钳工是最能体现动手能力的工种。单看何飞迎那双粗壮厚实的手,很难将他与复杂、精密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挂钩。但正是靠着这双不起眼的手,何飞迎打造出了一件件超越机械加工精度的精密零部件,为国产战机装上了一颗颗先进可靠的“中国心”。

  俗话说,“三年一个精车工,十年一个烂钳工”。优秀钳工往往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打磨。而在何飞迎的手上,当年打磨留下的痕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辨。

  “天天跟锯、锉、锤、钻打交道,没有哪个钳工能保证手不受伤。” 何飞迎摊开手,左手虎口附近的几道疤痕十分扎眼。“这些都是当年读技校时留下的。那时练錾削,练到后面是要闭着眼睛的。手被砸肿、砸伤是家常便饭。”

  左手中指指甲被剪板机挤压,留下了永久凹陷;右手手背上的斑点,是焊接时被烫伤的印记;因为用汽油、丙酮等溶剂清洗零件,两只手一年到头都会脱皮;有一次,左手大鱼际的位置,被一块滑落的板料毛刺生生揭掉了两厘米的皮肉……他向记者细数着手上的伤痕。

  如今,这双“充满故事”的手,在攻克航空发动机加工技术、质量难关上发挥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去年,公司的一批发动机机匣因应力作用变形,变形量达10毫米,面临报废。何飞迎临危受命,仅用一把锤子,就将零件的平面度、平行度校正到0.02毫米,零件全部达标,挽回损失224万元。

  在机械加工行业,0.01毫米被称为“1丝”,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八分之一。而何飞迎仅凭双手和锯、锉、锤、钻等简单工具,就能将零配件的精度控制在0.004毫米的范围内,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这双手能“武”也能“文”。

  20多年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何飞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公司的钳工指导教练,他带出了不少优秀人才。徒弟宾和明在中国航发技能大赛上拿下了钳工组的第一名。

  在航天器上“绣花”的巧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彭冰

  

这双手,托起中国梦演绎劳动美

  

这双手,托起中国梦演绎劳动美

王鹤在检验焊接完成的电子元件。受访者供图

  今年39岁的“焊匠”王鹤有一双格外白皙娇嫩的巧手。15年来,这双巧手参与制造过十多个航天空间载荷项目,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和嫦娥系列。

  王鹤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电装工艺中心的工人,2006年起一直从事航天PCB手工焊接工作。如果将普通焊接比作“缝衣服”,她的工作堪称“绣花”。

  “这双手是为保证精巧灵活而专门保养过吗?”被记者这样一问,王鹤不由得一笑:“航天产品质量需求严苛,我们工作的环境长年恒温恒湿,再加上经常加班几乎没时间做家务,皮肤自然白皙娇嫩。”

  PCB的中文名称叫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如同航天器的“大脑”,手工焊就是要把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王鹤告诉记者,航天产品第一要点是“高可靠”,元器件大多价格昂贵,操作中的一个微小失误,就可能导致数亿元的损失。

  王鹤练就了一身超强“绣功”,她完成的近百万个焊点中,没有一个不合格。检验专家评价说:“她的每个焊点都让人赏心悦目。”

  凭借精湛业务能力和高度责任感,王鹤每每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