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云南的脱贫工作,5年之中两次到云南考察。请您介绍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有哪些重要指示和嘱托?
阮成发: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始终牵挂在心。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嘱咐我们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要求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决战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云南考察,先后到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看望贫困群众,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昭通市鲁甸县是深度贫困县。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灾区群众,询问他们生活过得怎么样?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得如何?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第一站就来到这个县。他听取当地扶贫开发工作和灾区恢复重建情况汇报后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他对乡亲们说,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给当地干部群众极大鼓舞,大家写了一首诗送给习近平总书记:“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家万户彤彤日,十万乌蒙尽开颜”,以此表达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之情。
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2020年1月,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云南考察,首站到司莫拉佤族村看望慰问乡亲们,了解村里的脱贫情况。司莫拉,佤语是“幸福的地方”。司莫拉佤族村有5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民李发顺家,与他们一家制作大米粑粑,聊家常,详细询问了脱贫情况。李发顺告诉习近平总书记,以前因为缺少劳动力,加上两个孩子要上学,生活一度十分困难。这几年通过养猪、碾米、外出打工等,收入提高了不少,生活越过越红火。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对乡亲们说,在大家努力下,你们这里已经实现脱贫并正向新的发展目标努力迈进,可喜可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不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问:怒江州属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被称为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云南是如何啃下这块“最硬的骨头”的?
阮成发:怒江州是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怒江州处在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闻名于世的高山深切割地貌,可耕地面积少。怒江州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7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9倍。
按照省委统一安排,我挂联怒江州脱贫攻坚工作。通过深入调研,我感到,怒江之困,困在交通,怒江州是全省唯一无机场、无高速、无航运、无铁路、无管道运输的州(市),高山峡谷成为挡在怒江人民面前的发展之痛。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和牵挂怒江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怒江州被列为全国“三区三州”之一,从国家层面予以重点支持。我们结合怒江实际,采取了一些精准举措,最终啃下了这块“最硬的骨头”,可以用“三步走”来概括。第一步:建设怒江美丽公路。我们投资79亿元,建设了一条怒江美丽公路,沿线经过3个县(市)17个乡镇,30万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不仅是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更是一条推动怒江州发展的振兴之路。第二步:10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让10万群众搬出了大山,这相当于怒江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搬迁,孩子上学近了,群众就医方便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劳动技能水平提升了,实现了安居乐业。第三步: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一环。怒江州是享誉世界的民族文化大观园、生物物种基因库、自然地貌博物馆、珍稀物种避难所。为了使怒江州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我们在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中,通过培育自驾徒步、森林旅游、半山酒店、康养度假等旅游业态,打造不同文化主题的旅游特色村寨,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问:习近平总书记和独龙族群众之间的故事广为流传,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
阮成发:谈到怒江州的发展巨变,自然会让大家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和独龙族群众之间的故事。
上一篇:“乡邮员”赵明翠:30年行走深山邮路,把“高铁”引到家门口
网站首页下一篇: 【甘肃】尹弘在临夏州调研时强调发展壮大特色富民产业 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扎根社区34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追
2021年3月7日一早,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蒲黄榆派出所社区民警刘安刚值完夜班,像往常一样...(14807)人阅读时间:2021-04-06大爱无疆,“铁路爸爸”志愿服务28年
“无偿献血证”“中国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证”“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荣誉证书”“滴水之爱...(10525)人阅读时间:2021-04-02从青丝到白发,漫长岁月的坚守,考古学
浙江日报记者 邵巧宏 共享联盟余姚站 张旭东 3月26日,宁波余姚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18474)人阅读时间:2021-04-02【陕西】大显身手在乡村——我省多举措
本报记者 周 明 在外闯荡多年,曾兆敏也几次想过回到家乡闯出一片天地。可他不曾料到,这...(15683)人阅读时间:2021-04-02【辽宁】刘宁在辽阳灯塔市调研时强调扎
本报讯 记者明绍庚报道 4月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在辽阳灯塔市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17201)人阅读时间: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