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也捏了一把汗,就怕这一针扎下去,病人还是不能清醒,那不仅救不了人,还争不回家属的信任,他们以后还会相信‘神婆’。”路生梅说,“不能把病人让给封建迷信!”
一次出诊,她徒步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位待产妇家中,进门时,产妇已经生产,就坐在一个沾满血迹的土袋子上,家人担心产妇休克,就用手拽着产妇的头发,并准备用一把黑乎乎的剪刀剪断脐带。
紧急时刻,路生梅冲过去抢下剪刀,一边解释,一边快速拿出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裹。
促使她下定决心留下来的,除了责任,还有佳县人沉甸甸的情感。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路生梅到离城十几里的崔家畔村出诊,当时她穿的是北京带来的塑料底棉鞋,在雪地里走几步就摔一跤,一路跌了40多跤。她索性半躺着滑下山坡,到患者家时几乎成了“泥人”。
因患者病情较重,路生梅留下治疗了好几天直至患者好转,待准备离开时,细心的女主人为她送上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路生梅霎时因感动红了眼圈。
在那个返回县城的冬夜,她思考了许久,最终决定留下来,并把“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写进思想汇报。
路生梅不仅留了下来,还与一位陕北汉子走到了一起。说起已过世10年的丈夫,路大夫神色温柔:“他是个好人,比我优秀得多。”他们是医院的同事,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二人相携相扶,成为当地一段杏林春暖的佳话。
扎下根来的路生梅更专注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为了挽救更多小生命,路生梅又着手创建独立的儿科。1983年,佳县人民医院首设小儿科,路生梅成为首任儿科主任。
随着治愈的患儿越来越多,“佳县儿科”在周边县区打响了名气,许多外地病人慕名而来。
路生梅也终于实现了毕业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儿科专家”。
冽冽久愈香
佳县人民医院一间几平方米的房间是路生梅的办公室,这里常常挤满病患。“路大夫好!”“这么早就上班啊?”……清晨,记者跟随路生梅去医院的路上,她每走几步就能收获一句热情招呼。
路生梅微笑着,用“醋溜”的陕北话一一回应。个头不高、身形瘦削、身板笔直,和年轻时没什么差别;与朋友们聚在一起,她爱笑、爱唱、爱热闹,还是那个开朗的“小姑娘”;但乡音已改,鬓发花白,皱纹爬满了她曾光滑的面庞。
50多年来,曾经的“小路医生”,已经变成可亲可近的“路奶奶”。
1999年,路生梅退休了,同龄的大夫要么含饴弄孙,要么被其他医院返聘。路生梅医术精、人品好,很多医院争相高薪邀请,但她一一拒绝。
路生梅仍然选择在佳县工作,但却是免费义诊。“国家已经给了我退休工资,我不缺钱,不能再拿另一份钱。”
路大夫的患者中,不仅有佳县本地人,还有许多来自周边县区,甚至黄河对岸山西省的患者。
一个上午,在仔细问诊、不断给家属交代注意事项的路生梅,时不时会站起来噔噔噔地跑到楼下药房,去查询一下某个小药有没有?哪个价格更便宜?
“路大夫看得好,我们放心。人好,从来不起火(有耐心)。”53岁的樊振宁带着小孙子来看病,“我小时候就找路大夫看病,我们家五代人都找她看过病,半个佳县城人都找她看过病,我们信她。”
除了在佳县人民医院、佳县中医院轮流坐诊,她的住址很多人都知道,有的病人白天上班,下班后才能过来,路生梅也不推拒。
路生梅的电话号码更是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只要有人问,她就告知;只要来电话,她都接,一时没接上有空就马上回拨,“万一是急病呢?一点不能耽误”。
50多年来,除了外出培训、回京探亲,她几乎没离开过佳县。
“我回京探亲时,电话还是一直响,都是病人来电,问我啥时候回去。”路生梅说,“我就像风筝,不管在哪里,线永远在病人手中。”
50载已过,但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有人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超过10万人次。
一位曾经的患者帮路生梅修好了手机。这下“风筝线”又接上啦!
当熟悉的铃声响起,路生梅接起电话,是一位十几公里外的患者求诊。这是位长年瘫痪在床的患者,路生梅需要出诊。
拎起医药箱,穿上大红色羽绒服,饱满精神的她又出发了。
白色积雪上跃动着红色的身影,宛若一树烈烈红梅,迎着严寒盛放在陕北大地。
(新华社西安2月28日电 记者强晓玲、姜辰蓉、贺占军、张博令)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1日 04版)
黄土梅香半世芳——“三牛”精神践行者
路大夫的手机坏了。 敲敲,拍拍,反复按开关键,还是黑屏。这可是大事! 多年来,无论白天...(13020)人阅读时间:2021-03-01“蘑菇”院士李玉和他的致富“法宝”
直到今天,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村民肖青松依然能回忆起两年前第一次见到“玉木耳”的情形...(12404)人阅读时间:2021-02-26“红马甲”温暖返乡路
新华社南宁2月23日电 题:“红马甲”温暖返乡路 新华社记者覃星星 “我可以写一个字吗?”...(19010)人阅读时间:2021-02-261982人中,这对“90后”是唯一牺牲的夫妻
吴应谱(右)和樊贞子在婚礼当天留影(资料照片)。 拼版照片:吴应谱(左)和樊贞子的入...(10207)人阅读时间:2021-02-25峭壁上的00后“芭蕾舞者”
山顶的云雾里,悬着5个橙黄色的身影。 朱丽珍是其中唯一一名女队员,她在衢九铁路梅山一号...(17375)人阅读时间: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