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农民法定节日”来袭 活跃消费成为重点

时间:2023-09-12 12:42人气: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进入9月以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陆续开启。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已经连续举办5年。今年9月23日(即农历秋分)将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9月8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起的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北京启动。

  活跃消费成为重点 消费季5年带动800亿销售额

  金秋消费季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指导的重点活动,旨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宣传推介农业品牌,促进优质农产品消费。2018年以来,金秋消费季已成功举办5届,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800亿元。

  据悉,此次金秋消费季活动将持续3个月,预计吸引50多万商家参与,多家电商企业将举办农产品购物节、国产大豆专题促消费等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打折让利、流量倾斜等方式,吸引广大城乡居民购买农产品,活跃城乡消费市场,传递丰收节日喜庆。

  在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脱贫地区产销对接专区、北京特色农产品等展区,组织电商企业开展了助农直播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助力农产品消费。活动举办地平谷区通过现场制作、品鉴等方式,推介了大桃、香梨、富硒小麦为代表的“平谷好物”。

  活跃消费,是今年丰收节重点突出的一个方面。在前不久举行的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民丰收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丰收节是展示丰收成果、推介品牌产品、活跃城乡市场、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平台。今年丰收节继续组织金秋消费季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商超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广泛参与,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启动“菜篮子”产品暨品牌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支持主产区在大中城市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促销、集中采购活动。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讲好丰收背后的故事

  9月4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通报了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总体安排,审议通过了《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方案》、《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组织实施规范》,对今年丰收节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丰收节已经成为新时代重农强农的生动象征、“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鲜活体现。会议强调,要坚持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深挖节日内蕴内涵、发挥节日多重功能、创新节日形式载体,守正创新办好今年丰收节,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办好丰收节意义特殊。据了解,今年丰收节总体安排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在安徽芜湖举办全国主场活动,将组织开展群众庆祝丰收联欢、“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宣讲和展览、全国农业科技装备成果展、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中华农耕文化展等10项活动。二是组委会指导的重点活动,包括丰收节晚会、金秋消费季、农民艺术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10项活动。三是成员单位系列庆丰收活动,17个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技术推广、品牌推介、农民赛事、农事体验、文化研学等庆丰收活动。四是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唐珂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的丰收节将具有“做深做新做实”三方面亮点:要深挖丰收的内涵内蕴,展示丰收过程,讲好丰收背后的故事,让全社会了解感受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增产丰收的来之不易,例如开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抓好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展示;要创新活动的形式载体,多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形式,多组织一些农民自发、保留民间草根特色的活动,真正让农民唱主角,例如举办“和美乡村”短视频大赛暨摄影大赛;要让农民得实惠有收获,推出一批惠农支农政策措施,开展一批爱农帮农行动,切切实实让农民群众在丰收节得到收获、获取实惠、感受温暖。

  倡议一系列强农惠农助农措施

  在金秋消费季启动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惠农助农倡议书》。

  《中国农民丰收节惠农助农倡议书》中提出,要推出一批带着感情、带着温度的强农惠农助农措施,助力农业丰产丰收、农村富裕美丽、农民生活幸福。具体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推出一批强农生产措施。鼓励社会团体、规模以上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机企业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等,在节日期间以优惠的价格将优质的生产资料、先进的技术装备、高效的生产服务等,送到田间地头、农民手中,解决农业生产实际困难。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推出一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和先进农机应用、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保险企业发挥“信贷+保险+担保”金融服务合力,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特点开发一批灵活抵押、低息的信贷产品和保险产品,创新推出大豆“保险+期货”收入保险等优质金融产品。

  二是推出一批惠农消费措施。大力开展节日惠农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示展销、营销推介等方式,组织集中采购、专题促销活动,推动更多“土特产”出村进城;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线路,推广一批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丰收节活动,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展现丰收美景、展示乡村美食、传播节日喜悦,带动亲朋好友踊跃购买优质特色农产品,体验乡村特色文化。鼓励新闻媒体推介优质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挖掘丰收内涵和乡村文化,讲好丰收故事。

  三是推出一批助农服务措施。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广泛开展节日送温暖活动,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展播百姓喜爱的影视作品,赠送科普文化读物,组织医疗义诊,推广先进生产生活技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公共交通、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等单位在节日期间推出免票、打折等惠农措施,鼓励走进企业、走进工厂、走进生产一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活动。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广泛开展慰问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记者 梁木)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经济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