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江边天下稀
自古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与城市、市民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于成都,这条河流便是“母亲河”锦江。锦江的发源与岷江息息相关,同时,其命名与四川著名丝织品——蜀锦联系在一起,与其说锦江是一条自然河流,不如说它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千百年来,它孕育了天府成都的风土人情和物华天宝,也孕育了人与自然的美好诗篇,历代诗人的名句荡漾在锦江碧波里,让人流连忘返。
锦江素有成都的“塞纳河”之称,又有都江、内江、濯锦江、府河等名,是岷江流经成都市区的主要河流。它流经成都市郫都区、金牛区、锦江区、天府新区、眉山市彭山区,至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汇入岷江。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从“护城河”到“景观河”到“生态河”,再到现在的“幸福河”,如今的锦江,有苍鹭、白鹭终日成群结队来造访、有“水中大熊猫”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来“串门”……锦江,正在天府大地上展开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灵秀画卷。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锦江得名于大名鼎鼎的蜀锦。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王就命人在成都城内修筑了“锦官城”(锦城),专门用于生产蜀锦,其管理织锦的官员则被命名为“锦官”。杜甫也有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古代成都盛行织锦,以华美著称,彼时,这条江上的水很清澈,濯锦岸边是成都的一大景观。即使是从未到过成都的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被濯锦之江的无限旖旎激发了想象,写下了著名的《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720年,李白在《登锦城散花楼》中写道:“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锦江二水绕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李白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观,正是李冰修建都江堰起到晚唐高骈修筑罗城结束,延续千余年的二江“双过郡下”城市格局。
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史记·河渠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碓 (堆 ),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亿万计,然莫足数也。”在李冰治水之前,岷江主流沿着成都平原西南边缘而下。修筑都江堰后,岷江经过此地的水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沿青城山脚经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称为内江;一派则经过今天的崇州、新津,沿着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奔向长江,称为外江。内江之水出宝瓶口后,又被分为数股,它们大体上呈现平行的流向。在这些河流中有两条经过了成都,其名字分别为郫江和流江(亦称检江),这两条河道也即 《史记》中所谓 “二江”。西汉末年文学家扬雄的《蜀都赋》较早记载了这一景观,“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珥是耳环的意思,扬雄所描绘的正是两条江似耳环,挂在两边。西晋左思同题作赋,称成都“带二江之双流”。
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成都尹和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主持修筑了罗城。从军事防御的角度考虑,为了抵御南诏入侵,罗骈开挖了新河道,使郫江从罗城北面转东行,在城东折向南行,与流江在合江亭相汇。水势浩大的二江成为成都的护城河,秦汉以来的“二江并流”的城市格局也被打破,从而转变成了“二江抱城”的城市格局。
之后,流江和郫江又因与成都城的位置关系而分别得名南河与府河。这两条江水像两只温柔而又有力的手臂把成都揽在了自己温暖的怀抱中。锦江环绕着成都,河水流过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在此后的千年之间并未有大的变化。
浣花溪边濯锦裳,百花满潭溪水香
“二江抱城”格局下的锦江,别有一番韵味。这一段漫长的时期,环锦江生态建设以园林建设为主。这些园林有很多是分布在锦江沿岸,常常会引水入园,或者借水造境,具有景域的开放性,同时因为历史文化的积淀很深,在很多园林中,人文气象非常浓厚,诗词、楹联、塑像、壁画以及金石碑刻等随处可见,甚至整个园林就是围绕着某些历史文化名人而展开,譬如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等,这也是成都园林的一大特色。
唐宋之时,成都园林进入兴盛期,唐代的发展已经奠定了后来成都园林的分布区域,其一是以城内的摩诃池为中心,周围是以官府园林为主,亭台楼阁,富丽华美;其次是城西园林区,自百花潭至浣花溪一线,这里景色优美,其园林则以宗教园林、祠堂园林居多,著名有青羊宫、杜甫草堂等;再次是城东地区,沿着府河,自大慈寺至合江亭一带,这里是城东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既有着大慈寺这一壮观的宗教园林又有合江园这一著名的官府园林。
提到锦江,一定离不开浣花溪。浣花溪位于成都市西郊,这里的上游河溪曲绕,林木蔚秀,草长莺飞,富有野趣,是创筑园林的佳地。又有百花潭,碧水深宏。有青羊宫、杜甫草堂诸多园林等。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杜甫在浣花溪边建成草堂,堂成之日,他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堂成》。在诗中,江畔树木丛生、竹林遍野,芦苇中掩映着渔火,桤木深处点缀着鸟群,远处的人家鸡犬相闻,可谓是一幅和谐纯美的画卷。又有《卜居》:“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浣花溪边,草堂之内,锦江清澄的流水冲走了杜甫心中的块垒,他心中只想避开喧嚣纷乱的尘世,在此地与家人厮守,静度余生。富有生活情趣的杜甫还在锦江边创建了草亭,严武有 《寄题杜二锦江野亭》一诗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闲暇之余,杜甫带着孩子前去垂钓,生活中充满了田舍之乐。在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之中,每一首都有锦江江畔的花,或是寂寞无主,或是千朵万朵,千姿百态的花抚平了他心中家国的创伤:“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浣花溪至百花潭的园林以青羊宫和杜甫草堂两大园林为中心,除此之外,较有名的园林还有五代时期孟蜀后主在此所修建的梅园。杜甫有《西郊》诗“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陆游《梅花》对此地也有所记载 :“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离开成都后,暮年的他依然念念不忘,在《梅花绝句》中“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展现了诗人对梅的喜爱及生态的和谐。
锦江自浣花溪开始,一路由西向东,经过百花潭,锦官桥、万里桥,至合江亭,这段河流便是南河。从唐代开始,合江亭就是繁华热闹的码头渡口,南河、府河在这里汇合后流经九眼桥、望江楼、黄龙溪,并在彭山江口镇再次汇入岷江。
在合江亭一带,虽然没有林溪之美但是胜在视野开阔,气象宏大,这种宏阔的景观非常适于登高览胜,这一点对城东园林的景观塑造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城东园林的中心景观都是以楼台为主,如合江亭、回澜塔、望江楼等。
韦皋在合江亭旁建芳华楼和阁楼台榭,并在周围种植花草。北宋时,成都知府吕大防命人修缮,重植梅花。陆游也曾在此游赏:其《城南寻梅》诗“青烟漠漠暗西村,问讯梅花置一尊。冷淡生涯元不恶,却嫌歌吹合江园。”《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风掠春衫惊小冷,酒潮玉颊见微赪。残年飘泊无时了,肠断楼头画角声。”
望江楼位于合江亭下游约五里处,是成都近代以来所新创规模最大的园林之一。此处原有薛涛井,相传是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制造 “薛涛笺” 的场所。“重露桃花薛涛井,轻风杨柳文君垆。”在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升庵的诗歌里,第一次出现了“薛涛井”,此后,锦江江畔望江楼下的薛涛井就成了文人墨客争相凭吊的诗意。望江楼建成之后,很快就成为成都人游筵饯别之所。胡牧生 《题望江楼壁》 “清空一派净无纹,江到玻璃总不分。试上高楼望山色,天风吹落满身云。” 在高楼之上俯瞰江水,清澈明净,可与玻璃相媲美,极目远眺山色远接天色。白云沾身,清风满怀,不知身在何处。
纵观成都沿锦江的园林的发展,基本上分为城西和城东两大园林区,城西园林有池沼花木之美,城东园林则有登高远眺之胜这种区别是与城西和城东的地理形势有紧密联系。但成都的园林在宋末和明末的战乱中多遭受破坏,尤其是明末战乱,破坏尤其严重,很多园林都没有能够再得到恢复。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解之舟行如风
除江边的园林之景,锦江之上,另一道生态风景线便是航运。锦江的河运航道盛极一时,其河运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初期。2000年,在成都市商业街发现了大型的船棺葬墓地,应当是战国早期偏晚阶段开明王朝上层贵族墓地,发现船棺、独木棺葬具多件。这种船棺葬俗,是我国古代一些傍水而居的民族特有的一种葬俗,而成都市商业街的船棺葬正反映出了先秦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先民生活中船舶所占据的特殊位置。
两汉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成都的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商业是水运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蜀中物产丰富,著名特产有铁器、蜀布、蜀锦等,作为水陆交汇之地,成都商业的发展潜力很大。隋唐时期,随着成都经济的发展,锦江的航运逐渐兴盛,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形成了密切的互动。陈子昂就曾说:“蜀为西南一都会, 国之宝库,又人富粟多, 浮江而下, 可济中国。”卢伦亦有诗 《送从叔牧永州》称“浪里争迎三蜀货,月中喧泊九江船” 蜀地货物受到了各地的普遍欢迎。唐中后期,成都获得“扬一益二”的美誉,许多文人墨客来到成都,在他们的诗文篇什中留下了对锦江水运繁忙景象的描述。如李白有诗“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卢伦称“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刘禹锡在其《竹枝词》则称:“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蜀中船夫随着这种经济脉动,在锦江之上一直漂流到了距离家乡很远的地方。宋代在锦江水运景观中又加入了漕运的身影。沿锦江南下,可直接抵达嘉州,成都是宋代巴蜀地区漕运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明清以后,锦江水运逐渐萧条,受成都的经济地位下降、锦江水量减弱的影响,不如唐宋之时繁荣。到了近代,锦江的航运功能则大大弱化,下游堤坝被加高,锦江水位下降,导致航运逐渐消失。随后,作为商业功能的船只几乎已经绝迹,九眼桥头百船汇集的景象不再。而城市居民与锦江之间的关系也被大大改变了,那种沿河挑水、捣衣的生活逐渐成为童年的记忆。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0世纪以来,成都城市人口快速扩张。旧城墙被拆除后,“二江抱城”的城市格局逐渐被打破,城市与河流的边界也被取消了,锦江彻底融入城市的中。特别是近30年,成都早已扩大了一倍以上,锦江实际上已成为穿城河,被层层高楼大厦和密集的道路包围。从“二江并流”到“二江抱城”再到“江环城中”成都的水城一体化过程经过了两千多年终于彻底完成。
但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二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随着上游和城市用水量增加,二江水流量急剧减少,大量城市污水和垃圾被排放到了河道里面。锦江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在六七十年代还能看到了碧水烟柳、白鹭野鸭已经消失无踪。
1993年,为了治理二江,成都市成立了“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此后,人们把本应分开说的府河南河简化成“府南河”。1994年,府南河综合治理就此拉开帷幕,这是当时的“一号工程”。防洪治污、植绿筑景,锦江完成了从“护城河”到“景观河”的第一次转变。1998年11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了联合国 “人居奖”,锦江又再次成为成都地图上一条翡翠项链。
2005 年5月10 日,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同意将成都市区段的府河、南河更名为锦江。新锦江主要包括了两部分:府河段,起于金牛区洞子口,止于彭山县江口镇;南河段,起于送仙桥,止于合江亭,“锦江”一名终于修成了正果。
当人文生态与绿色生态复合后,锦江所承载的内涵也更丰富。2017年,成都启动锦江水生态治理与锦江绿道建设,提出“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目标。2018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府河成都段治理工作。就在当年5月,成都全面完成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污、清淤等工作,基本实现无污水下河的目标。到2020 年,成都地表水水质由 2016年的“轻度污染”提升为“优”,优良水体断面率由 70.5%提升至 95.4%;8个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率由 25%提升至 100%,其中,锦江黄龙溪出境国控断面自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全年达到Ⅲ类,实现了特大型城市河道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的重大突破。异味消失了,河边散步的人越来越多,水越来越清澈,“黄龙渡清江”的景观重现。
生态治理之下,在2015年还只有浣花溪公园等几处地方能零星拍到几只的苍鹭出现了数十只同框的景象。锦江边上,随处可见的白鹤成群结队地沿着河道来回飞舞,这些小生灵,在天地间展示着千年前杜甫在锦江边写下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锦江美丽画卷。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游锦江”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唐宋。唐代诗人张籍的《成都曲》就描写了万里桥的热闹:“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在万里桥一带有许多酒家,他们之中哪一家最好呢?元人费著《岁华纪丽谱》记载了每年二月二踏青节的胜景:“日出万里桥,为彩舫数十艘,与宾僚分乘之,歌咏前导,号小游江。”
近年来,随着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的推进,重启锦江水运被频频提及。调整锦江航运的功能定位,以“水上交通+旅游”融合开发的方式,重新“激活”锦江。
2019年,成都市推出“夜游锦江”项目,从成都锦江东门码头触发,乘坐乌篷船,顺着锦江而下,沿途古乐悠扬,临河建筑倒影绰约,古代成都的商贸盛景映衬在河畔建筑的墙体上,诗意古韵与现代环境在碧波缓流中融为一体……以河堤为画布、以杜甫诗作“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为创意原点,锦江展现出了别样的夜间之美。通过不间断的建设和优化,成都中心城区已形成16公里旅游航道,开通多条旅游航线水岸联动,再现锦江烟火蓉城“夜游锦江”自2019年运营以来已吸引游客超3000万人次。
“游锦江”之外,曾经每年端午节,锦江水面赛龙舟,是九眼桥水码头最热闹的时候。清杨燮有诗云:“龙舟锦水说端阳,艾叶菖蒲烧酒香。杂佩丛簪小儿女,都教鼻耳抹雄黄。”清人方于彬《江楼竹枝词》异曲同工,诗云:“绿波如镜欲浮天,端午人游锦水边。画桨红桡齐拍水,万头争看划龙船。”
随着锦江水质污染、水位下降,在锦江赛龙舟成了古典诗词中存在的胜景及老成都人的童年回忆。2023年6月端午节,龙舟赛时隔23年重回黄龙溪。54支龙舟队伍、500余对队员在锦江上演“速度与激情”。
在发展的同时,为了留住锦江的旧时记忆,成都市在望江楼下保留了一百米的自然河岸作为“纪念”,人们可以在那里看到原始、自然的锦江河岸,人们可以在岸边舀蝌蚪、弄水草、网小鱼,瞬间回到昔日的亲水生活。
锦江,如同自然的镜子,照亮着成都这座城,以市井烟火气温润着成都人。“濯锦江边天下稀”,无论唐宋的风光与情愁,还是近古曼妙的市井气息,不断擦亮的公园城市底色。锦江无尽的生态之美,值得成都人用肺腑吟咏。(许永强 冯振)
许永强: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四川省委老干部局《晚霞》杂志副编审、编辑部主任。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生态文学 ——追溯人文发源《濯锦江边
濯锦江边天下稀 自古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与城市、市民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55674)人阅读时间:2024-03-28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3月28日在蓉启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将于3月28日在成都开幕。本届大会以“极视听 强赋能”为主题,将...(14539)人阅读时间:2024-03-28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将在川举行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将于3月30日至4月1日在成都举行。3月27日,笔者从“2024中国产...(11003)人阅读时间:2024-03-28一卡畅游成渝60余家景区和文旅场所
3月2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川渝文化旅游企业联盟...(16261)人阅读时间:2024-03-28截至2023年底,已建和在建健康县区达13
成都彭州市濛阳街道有一个专为货车司机打造的“健康小屋”。魏冯 摄 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11565)人阅读时间: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