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乐山犍为县孝姑镇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蓝志娟:只要群众需要 我就为之奋斗

时间:2024-03-25 17:28人气:来源: 新农村客户端

记犍为县孝姑镇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蓝志娟:只要群众需要 我就为之奋斗

主持人

蓝志娟,乐山市犍为县孝姑镇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曾获乐山市“支部书记微党课擂台赛”三等奖。

党课内容

大家好,我叫蓝志娟,是乐山市犍为县孝姑镇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党课题目是《只要群众需要 我就为之奋斗》。

我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了40多年,期间,伴随我成长的,有三个不同的称呼。

长在党旗下的“蓝女儿”

1978年,我出生在原新民镇麻柳场社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我的妈妈是我们镇第一个幼儿园老师,她自己挑砖建幼儿园,幼儿园建成后,她为50多个孩子的教学和吃穿住行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只有到了晚上,妈妈才有时间陪我,给我讲样板戏里的故事,《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一个个红色故事里的英雄事迹充实我的童年,“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名字,从那时起就深深刻在了我的内心深处。那时候,妈妈总是早出晚归,我长期在社区里“散养”,是在社区党员干部的轮流照看下长大的。社区“爸爸妈妈”们把我当作自己的女儿,大家都亲切地唤我“蓝女儿”,平日里我就跟着他们,看着他们辛勤忙碌地工作。他们日复一日地为群众奔波的身影,深深印在了我的童年记忆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人生,从那时起,成为一名社区干部的种子已经悄悄埋进了我幼小的心灵深处。

把幸福带给“大家”的“蓝姐姐”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在眉山成家立业。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我从新闻上看到家乡党员不顾安危奔赴地震一线抗震救灾。心中的星星之火瞬间被点燃,我第一时间返回家乡,和社区取得联系,利用自己的资源,把救灾物资运送到灾区。那一刻,儿时种下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2009年我下定决心投身社区,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2014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社区工作,面临长期两地分居,但我的选择得到了全家的支持,我是何其幸运和幸福,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把这份幸福带给更多的人。

在社区工作期间,我接触到一位身体残疾的单亲妈妈,我主动帮她找工作,利用闲暇时间帮她照看父母、儿子,一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如今,她的儿子考上大学,她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看着她幸福的笑容,我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幸福,那就是“燃烧自己照亮更多的人”。

我们社区地处三县交界地带,基层治理难度大。为了把“家底”摸清,把情况摸透,我和社区党员干部经常穿梭在大街小巷、楼栋院落。了解到辖区内易地扶贫安置点情况复杂,我们以困难群众作为工作突破口,凝聚爱心人士,组建“笑脸志愿服务队”,出钱出力帮助困难家庭;了解到辖区群众就业难题,我们在全县“红心联盟”的助力下,与一些企业结对共建,帮助312名社区人员就业,人均增收4万余元;了解到社区姐妹们希望丰富文化生活的诉求,我带领她们组建了社区首支舞蹈队,积极排练、参加演出,让她们感受到舞蹈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社区的风气变好了,卫生环境变美了,欢声笑语变多了,我也从曾经的“蓝女儿”变成了社区群众口中的“蓝姐姐”。

守护留守儿童的“蓝妈妈”

我们社区有1900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占了半数以上,社区有几本陈旧的本子,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次社区干部和我挨家挨户家访留守儿童的情况。“8·18”特大洪灾期间,我们竭尽全力守护社区留守儿童,最后毫发无损地将每一名留守儿童安全地交到父母手中;三年疫情期间,700余名留守儿童出行受限,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一对一负责开展“线上”辅导;为做好辖区内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我们率先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受社区指导监督的“孝渡社会资助中心”;为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我们筹建“同心课堂”,组建“启航志愿队”,让他们在兴趣课程、志愿服务中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现在,我又成了孩子们口中的“蓝妈妈”。

40多年来,从“蓝女儿”,到“蓝姐姐”,再到“蓝妈妈”,三个称呼的变化是我成长的见证,也是我初心之旅的印记,更是我人生路上最甜蜜的名字、最幸福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所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群众所盼,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要坚定不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一辈子当好人民的公仆,始终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当成工作中的“大事”,把街坊邻里的“幸福”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用心用情让我们新民社区的居民们归属感更实、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冯振 李晓玲)

供稿单位:犍为县党建工作办公室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