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四川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

时间:2023-10-20 09:51人气:来源: 四川日报

四川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


10月19日,四川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前三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3387.0亿元,同比增长6.5%,高出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经济增长背后有哪些动能支撑?这个态势能否延续?10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来之不易的成绩单:经济增速从落后全国到超过全国

回顾今年以来的四川经济运行曲线,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速3.8%,落后全国0.7个百分点;上半年同比增长5.5%,追平全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6.5%,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从落后全国到追平全国再到超过全国,全省经济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对于这份成绩单,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曾俊林用三句话进行概括:持续恢复、加快恢复;快于上半年、快于全国;更有活力、更有动力。

从持续恢复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稳定回升。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为0.4%,上半年提升为4.3%,前三季度达到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一路走高,从一季度的4.3%到上半年的7.6%,再到前三季度的9.2%。

将时间轴拉长、空间轴拉宽,更能清楚看到四川经济持续回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与上半年比较,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快于上半年:GDP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回升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6个百分点。

与全国比较,前三季度四川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4和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8和2.4个百分点。

在不少受访专家看来,这得益于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市场需求回暖和宏观政策显效。“今年以来,利好政策持续赋能。”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表示,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四川就推动经济运行好转、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背后的动能支撑:哪些因素推动四川经济增长?

四川是经济大省、消费大省,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出口和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来看,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40.6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全省接触型消费加速恢复,重点商品支撑有力,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出行类商品持续发挥“稳大盘”作用。

宏观数据也和微观体感相互印证。演唱会经济、酒店涨价潮,小长假、黄金周出现的景区“一票难求”“一房难求”……都有力说明了经济活跃度在提升。

再看投资,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二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1%、22.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近几个月全省投资呈回升态势。”曾俊林表示,其中制造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22.9%,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80.2%,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2.7%……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以来,我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工业兴省制造强省,提出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

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经济表现亮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4.4%,其中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3%和23.3%;绿色产品增势良好,单晶硅产量增长1.2倍,多晶硅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73.7%、66.7%。

六大优势产业表现不俗。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对外发布六大优势产业数据。前三季度全省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7.3%,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0.5个百分点。除食品轻纺产业外,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先进材料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增加值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分别达到20.9%、10.3%。

新动能并非一蹴而就,创新发展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下一步,四川要抓住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这个主攻方向,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企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如何延续增长态势:四季度扩内需促消费仍需加力

成绩背后也有不小挑战。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四川日报 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