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北京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优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努力打造全国智慧治理示范标杆。”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慧娟关注“老老人”群体,今年带来一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在老年人帮扶中应用》的建议,力求推动“人工智能+养老服务”在基层的普及应用和场景创新。
马慧娟在去年的代表履职调研中发现,目前北京已有社区创新开发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用远程健康监测和智能看护技术,实现对空巢、独居老人的日常照护;部分养老机构开发了智能养老需求响应平台,集成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及时响应、全域覆盖的养老服务;还有一些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远程健康监测、智能看护、远程医疗问诊等方式,实现了智慧医养、智慧康养服务。
但她也观察到,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尚有局限,主要集中在部分养老机构或高端社区,仍存在“点状分布”问题。本报笔者 张蕾
马慧娟建议,北京应加大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设施、居家养老平台的智能化升级,创新“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等新型供给模式,建立智慧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规范服务流程。同时,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档案和服务信息管理制度,切实保护老年人在智能养老平台上的个人隐私,增强老年人对智能化服务的信任度。
她还列举了一些应用场景,提出了智能养老服务的拓展方向。如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紧急救助等核心需求,开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床垫、智能药箱等产品;针对失能、失智等特殊群体,重点发展智能康复辅具和照护机器人;推进智能安防系统在养老机构和居家场景的应用,实现对老年人行为轨迹和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产品交互设计方面,她认为可多采用语音交互、大字体显示、一键呼叫等简便操作方式,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此外,应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降低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并建立面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智能养老设备援助机制,保障他们的基本智能养老服务需求。本报笔者 张蕾
(责编:董兆瑞、高星)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经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2024“东警先锋·忠
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弘扬英模精神、展示队伍风采、凝聚奋进力量,...(17022)人阅读时间:2025-01-13京津冀打造全国最大智能网联汽车城市级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笔者李建广)近日,笔者从京津冀产业协同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闻发...(14693)人阅读时间:2025-01-13京津冀去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笔者李建广)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6323)人阅读时间:2025-01-13北京朝阳: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朝阳区两会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观摩团”:7名中学生、2名大学生、...(13789)人阅读时间:2025-01-13北京二○二四年交出“平安答卷”
近6万名观众同步散场,4道人墙筑起安全防线,20余个部门协同作战……过去一年,北京成功举...(17302)人阅读时间: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