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感受城市副中心古今变迁 开学第一课登上“运河之舟”

时间:2024-02-26 10:36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开学一课登上运河之舟

感受城市副中心古今变迁 开学第一课登上“运河之舟”

  昨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小小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运河文物。本报笔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讯(笔者 李祺瑶)昨天,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的开学一课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讲。一件件文物史料成为最生动的教材,学生们在“运河之舟”中饱览千年历史变迁感受城市中心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堂课的主讲人是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小讲解员。站在观众共享大厅,该校四年级学生李宣颐面向同学们率先开讲:“我们学校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邻居。博物馆内外,处处可见船、帆、水的元素。它将千年运河图景定格在了绿心公园的一片森海之中……”

  “有句话叫‘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我们面前的这幅巨型壁画,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走到展陈大楼二层《京师通惠图》前,五年级学生李雨桐接过话筒,向大家介绍,“这幅画由350余万块玻璃马赛克镶嵌而成,展现了由通惠河望向北京城的壮美视角。壁画后面的展厅里,大家还能欣赏到金翼善冠、金瓯永固杯等明星文物。”

  走进展厅,小讲解员和博物馆的讲解员合作,一起为大家解读展览。从目前最早发现“通州”一词的实物见证——金代石宗璧墓志,到通过大运河运输进京的元代景德镇瓷器,再到讲述新时代故事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近1个小时的“课程”,让师生们收获颇丰。

  在博物馆里回望千年,通过品读经典传颂家乡,正是学校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的目的。运河中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李术伟介绍,该校充分挖掘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优质资源,开发了特色课程,本学期新开设的“会说话的瓷器”课程,将带领学生品读大运河上“漂”来的瓷器。“我们希望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古今对话中,培养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怀。”


(责编:鲍聪颖、高星)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央视新闻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