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十时,随着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刀盘抵达接收井端头加固区,盾构机顺利到达接收井,这标志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东线盾构机即将接收,我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双线即将贯通,这项国家级创新工程有了突破性进展。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展示。人民网笔者 鲍聪颖摄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有效织补城市空间、解决高速公路分割城市问题”的标志性工程。工程位于北京市副中心核心地带,集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于一体,承载强大的区域功能和民生福祉。
“东六环路相当于城市副中心的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布着办公区、商务区、副中心站等重要功能区域。而现状东六环路交通拥堵、高路基的物理条件,将城市副中心东西两侧一分为二。”据首发建设公司东六环项目处负责人何历超介绍,东六环改造工程总体工期约48个月,已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12月底具备通车条件。建成后,北京城市副中心12条规划道路、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可有效“缝合城市空间”,让市民工作、生活、交通更加便利。
据了解,东六环工程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路线全长约16公里,其中盾构段长约7.4公里,盾构隧道直径15.4米,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每洞布置3条车道,分为三层,上层为排烟通道、中间层为行车通道、下层为疏散救援通道。最深处位于地下75米,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
“整个隧道具有‘长、大、深’三个特点,即盾构一次连续掘进最长距离达4770米,是全国大盾构连续掘进最长的隧道之一;隧道设计断面直径达15.4米,在国内城市公路盾构隧道领域尚属最大;隧道最深埋深约75米,最高水头达65米。同时还穿越京哈铁路、副中心枢纽站、地铁6号线、通三铁路等风险源99处。”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入地改造段。人民网笔者 鲍聪颖摄
中交隧道局东六环项目负责人何剑光介绍,面对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深埋深等敏感复杂环境下,对盾构机的可靠性及工程适应性要求非常高。因此,首发集团联合中交隧道工程局、中交天和结合项目工程环境、施工特点,量身打造了大国重器——超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其开挖直径16.07米,整机总长约145米,总重量约4500吨。采用常压刀盘,选用中交天和独有的大合金刀具和刀具分层布置技术,有效增加刀具的使用寿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光纤磨损检测技术应用于盾构刀具检测上,实时监测刀具磨损量。
同时,“运河号”还配备绿色环保管路延长装置,解决隧道内泥水溢出的施工环境污染;优化泥水仓逆洗功能,实现不同高度分层逆洗,应对地层变化导致的“堵仓、滞排”问题;刀盘主驱应用主动伸缩技术,特殊工况下辅助实现“刀盘脱困、带压换刀”等自主研发和多项国产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突破多项超大直径盾构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自2021年8月正式始发,“运河号”盾构机一路过关斩将,安全顺利完成始发、过站、接收、穿越风险源等7.4公里隧道掘进任务,历时23个月,掘进期间平均日进尺达14米至16米每天,最高日进尺24米,做到了盾构掘进“始发零风险、隧道零渗漏、地面微扰动、安全零事故”的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中交隧道局东六环项目技术负责人吕计瑞介绍,工程首次在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内创新性应用同步双液注浆技术,大幅提升隧道稳定性和防水质量,填补了行业内的一项空白。并且在此基础上项目开创性研发及应用一套“制浆—储浆—注浆”一体化集成系统,有效解决双液浆长距离运输“质损、低效、高耗”难题,同时满足地面不建拌合站的环保高标准要求,实现节能环保的理念,助力城市更新达“双碳”目标。
如今,随着“运河号”盾构机顶推到位,超大直径盾构同步双液注浆工艺技术优势显著,隧道上浮控制由30毫米逐步保持在10毫米以内,成型隧道位移稳定在15毫米以内,32.5万平方米管片衬砌始终保持“不渗不漏”的一级防水标准。
据了解,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原址将建设六环公园,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进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路网系统和绿色空间格局。同时缓解交通压力,使通州城区与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融为一体,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鲍聪颖、高星)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央视新闻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为传统医药数字化提供“首都智慧” 3项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 (笔者孟竹)展现中医药数字化发展“首善标准”,呈现智慧中医创新成...(12322)人阅读时间:2023-07-13丰台谋篇招才引智“大文章” 实招硬招揽
吸纳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吸纳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未来两个月,北京市丰台区将开展系列活...(17600)人阅读时间:2023-07-11北京怀柔:做好“三篇文章” 加快形成开
7月10日,北京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怀柔区专场召...(18491)人阅读时间:2023-07-11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见雏形
7月10日,北京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怀柔区专场召...(16190)人阅读时间:2023-07-11北京怀柔:加快中国影都建设 打造高品质
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笔者李博)“作为怀柔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将...(20026)人阅读时间: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