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PM2.5浓度下降还有潜力可挖吗?对此,市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建议,借助“双碳”行动契机,把技术创新优势转化成新一轮产业竞争优势,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局面。
“2013年至2021年9年间,北京PM2.5年均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逐年下降到 85.9、80.6、73、58、51、42,再迈入3 字头,2020年达到38微克/立方米,2021年更是交出33微克/立方米的答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包括PM2.5和臭氧在内的6项指标首次全面达标,蓝天的含金量也高,9年优良天增加了112天。”多年从事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贺克斌认为,这是久久为功的效果,成绩应主要归功于北京本地减排、周边区域减排及气象条件整体有利这三个方面。
未来改善的减排潜力在哪里?贺克斌直言,北京需持续做好VOC减排、重型卡车治理、扬尘治理。“过去几年,本地减排对PM2.5改善的贡献率在55%至60%,周边区域减排保持在25%至30%,随着PM2.5浓度降低,周边贡献会逐渐增大,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所以要在北京本地持续减排的基础上,加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联防联控联治,包括碳达峰、碳中和跟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结合。”贺克斌补充道,气象条件贡献率大概在20%左右,“最近几年整体上有利,但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综合指数分析显示,“十四五”的后半程不利气象条件出现概率会增加。所以想要巩固33微克/立方米甚至取得更好成绩,就要在减排上继续顶住压力,加大力度。”
“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对此,贺克斌建议,趁着“双碳”行动的契机,带动新产业发展,把技术创新优势转化成新一轮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进。
另外他建议,北京最终实现碳中和一定需要外调绿电,应尽早布局,把冀北、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充沛的风、光资源优势利用起来,通过与北京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结合,尽早形成稳定的绿电供应。“一旦做到这一点,2035年之后,北京的‘双碳’行动特别是碳中和行动,会推动北京的空气质量不断登上新台阶。”贺克斌说,“最近5到10年可能会处在一个爬坡阶段,但是未来可期。”
(责编:孟竹、高星)
秦红岭代表:推动中轴线申遗要提升“可
原标题:推动中轴线申遗要提升“可参观性” 本报讯(记者 孙杰)“推动出台中轴线文化遗产...(11169)人阅读时间:2022-01-10贺克斌代表:借力“双碳”行动带动新产
原标题:借力“双碳”行动带动新产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 任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12039)人阅读时间:2022-01-10柳学全委员:推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及资源
原标题:推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本报讯(记者 赵语涵)家里的废旧衣物扔了可惜,...(13221)人阅读时间:2022-01-10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将打造“科技+医药+金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池梦蕊)1月8日,大兴医药基地召开2022年度务虚工作会,谋划部署202...(11909)人阅读时间:2022-01-101月15日首车起北京这16条公交线路增设北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据北京公交集团官方微博消息,配合“北太平桥北”南行公交站台建成启...(10279)人阅读时间: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