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去年北京财政收入5932.3亿元增长8.1%超年初预期

时间:2022-01-07 09:55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增长8.1%年初预期

去年北京财政收入5932.3亿元增长8.1%超年初预期

  制表/任海

  本报记者 孙杰

  昨天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关于北京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预算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财政收入完成5932.3亿元,增长8.1%,超过年初预期。2022年,北京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将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实现4%增长水平。

  北京财政收入质量居全国第一位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首都经济持续恢复、财源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等因素带动下,2021年本市财政收入好于预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3月份起,连续九个月两位数增长,12月份增速回落至个位数,全年完成5932.3亿元,增长8.1%,超过年初预算5.1个百分点。

  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表示,整体来看,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特征明显,增速与全年GDP增速基本同步,受2020年突发疫情财政收入低基数增长的影响,运行总体呈现“上半年逐步回升,下半年稳步回落”趋势。

  如何辩证看待2021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吴素芳表示,本市经济活动逐步恢复,促进了财政收入超预期增长;财政政策保持稳定有序,预算执行总体良好,也为恢复经济赢得了主动。

  去年全年财政收入呈现四大特点:首先,2021年财政收入属于恢复性增长。前两年,全市财政收入低位运行,主要是受经济下行、突发疫情、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综合影响。2021年在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带动下,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的特征明显,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长2.0%。第二,我市财政收入质量居全国第一位。2021年,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2.3亿元中,税收收入的占比达87.1%,比前几年平均提高2.3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从上年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税收占比的提高也印证出我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重点行业对财政增收形成重要支撑。在积极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规模排名首位的金融业财政收入仍实现6%以上的稳定增长,贡献全市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稳住了全市收入的基本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商务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经营活动较快恢复,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发挥了较强的拉动作用。第四,特殊增收因素也发挥了较大的带动作用。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新冠疫苗生产企业、重点软件企业业务迅速增长,形成一次性增收,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如果剔除这些特殊性增收因素的话,财政收入同口径增幅是5.8%左右。

  算好精细账 开源节流保重点

  “面对常态化的紧平衡态势,政府过‘紧日子’不仅是应时之举,也是长远之计。”吴素芳表示,2021年,全市财政系统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开源”与“节流”并举,既做大财政“蓄水池”,也算好财政“精细账”,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政政策支持和综合财力保障。

  “开源”方面,本市财源建设已经初见成效。通过将服务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送到企业“家门口”,推动符合首都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2021年,全市新注册企业数量增长近三成,迁入企业增长近六成。完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1471亿元,政府出资放大倍数至4倍左右。本市保持减税降费政策连续性,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前三季度减税降费合计约781.7亿元。支持23个“两区”建设项目、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首钢数字智能产业研发园区等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节流”方面,建立分层分类保障机制,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重点保障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服贸会、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落实和全市性重点工作,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编列市级部门一般性履职支出。过“紧日子”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在近年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的基础上,2021年继续按10%的比例压减出国、会议、差旅和培训等经费,按45%的比例压减课题经费等。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款,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开支,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

  民生支出持续保持八成以上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财政部门始终坚持节用为民,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把有限的财政民生资金用在“刀刃”上。吴素芳介绍,近年来,本市民生领域支出比例持续保持在八成以上,支持实施一批重大民生政策,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