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北京:解回迁群众“急难愁盼”首批11762户居民搬新家

时间:2021-12-09 11:06人气: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首批11762户居民搬新家

  本报记者 赵莹莹

  “七载漂泊无定所,一朝回归幸福家!”朝阳区分钟寺桥西北侧地区回迁安置房项目二区启动回迁的那天,看着居民新写的顺口溜,丰台区房屋征收事务中心科长鲍华为觉得当初挨的骂都值了,“这是一次跨区的协作。”

  在北京城市建设过程中,因某些历史遗留原因,产生了一定数量的逾期未安置项目。为回应关切,2021年,市住建委将全市88个逾期未安置项目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近一年来,经市区两级合力推进,88个项目已全部进入正常推进状态,其中30个项目已实现回迁入住,涉及居民11762户,另有5个项目预计本月底回迁入住。

  排除万难 88个项目纳入治理

  从2014年启动拆迁腾退工作到回迁上楼,大家伙儿等待了7年。可实际,2020年年初,分钟寺桥西北侧地区安置房二区就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迟迟未能交付,除了因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规划调整等造成部分前期及竣工验收手续未完善之外,最大的难题是市政配套建设滞后,而滞后的主因之一则在一路之隔的丰台区。

  地处二、三环间的分钟寺桥西北侧地区回迁安置房项目,用地跨朝阳和丰台两区。丰台拆迁腾退涉及的原分钟寺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村庄发展中,除了宅基地院落和私房外,多家企业也以联建、租地等方式建房进行职工安置。“本着尊重历史的思路,我们对这些公房做了确权,并与所属企业签订协议,由其负责房屋的腾退,其中原崇文区的一家国有企业共有房屋42间。”鲍华为说,按照协议,2019年年末,该企业就应完成相关工作,但它只交出35间,剩余7间房屋被强占。

  巧合的是,这7间房屋正好东西横坐在两区交界的规划市政路上,房屋不拆除,道路管线及市政工程就没法进行,直接影响了对面朝阳居民按期回迁。

  分钟寺桥西北侧地区回迁安置房逾期的产生,是城市快速建设中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缩影。

  在转入减量发展前,北京一度以棚户区改造、土地一级开发、环境整治、绿隔地区建设搬迁等形式开展了大量的房屋征收拆迁腾退工作。在此过程中,有的是因为实施主体资金不足,导致项目停滞、建设迟缓,安置房无法按期交付;有的是因为未完成签约搬迁工作,造成安置房无法开工;有的是因为立项、规划、用地等前期手续不完善,影响安置房建设推进……疑难杂症渐渐变为沉疴积弊,也成为回迁居民心头的一根刺。

  “回迁安置问题事关百姓民生,等不得拖不起。”市住建委征收拆迁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张俊峰介绍,2020年,按照市政府有关部署,市住建委牵头成立专班,建立台账,启动全市逾期未安置项目治理工作,将已约定交房期限但未按约定期限交付的项目,以及未明确约定交房期限但距项目启动超过三年仍未安置的项目,纳入统计口径。

  经统计,逾期未安置项目共有88个,涉及16个区、约4.9万户居民。“不回避问题,排除一切难点,让群众早日上楼。”张俊峰说。

  精准施策 市区合力解难题

  多年累积的沉疴积弊,犹如一团乱麻,千头万绪,环环相扣。

  鲍华为深入了解后发现,7间被强占的房屋中,半数都不是该企业职工居住,而是另一家企业的员工。“多年前,两家企业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几户职工就此住了下来,对腾退搬走心里有疙瘩。”

  如何做通最后几户的工作?丰台区住建委牵头“吹哨”,区房屋征收事务中心、区司法局、属地街道、实施单位等多部门“报到”,先后召开协调会、调度会20余次,研讨解决方案。最终,2021年7月,7间被强占房屋的腾退拆除工作全部完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努力赢得群众支持和配合。”鲍华为说。

  不仅如此,两区多部门还通力协作、“未诉先办”,提前研究了横穿区界的3栋住宅楼的后期楼牌号申报、房屋产权办理以及户籍、学籍管理等问题。

  “88个逾期未安置项目,各有各的难题,必须‘对症下药’,一个项目一套方法。”张俊峰说,为推动逾期项目问题解决,市、区两级工作专班协同推进,特别是在立项、报批、开工、验收等容易“卡壳”的关键环节上,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

  2007年启动的房山区槠榆树安置房项目,规划、立项、用地批准文件等均已过期,但因项目主体变更、政策调整、拆迁未完成等因素无法补办手续,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专班采用并联审批方式压缩流程,紧盯进度月月上报,预计年底前可实现开工建设。

  设定时限 力争3年全部清零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