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双奥”志愿者:13年激情一直在燃烧(2)

时间:2021-08-17 10:00人气:来源: 人民日报

现在回顾起13年前服务奥运会的日子,韩谦最难忘的还是开幕式那一天。“我的岗位,是在鸟巢南边,看不了开幕式的,很忙,不断地有观众入场,那天很多演职人员进门,我看到很多明星,很激动,也不能去追星。开幕式开始时,我们可以听到里面的声音,看到烟花,却看不到表演,不过自己还是非常激动,觉得自己也贡献了力量。回来再去看开幕式的重播,感觉都没有当时那么激动。”

这些奥运志愿服务经历,如今成为韩谦工作中的宝贵财富。他说:“现在我要为志愿者做服务,做政策制定,同样很重要。志愿者要服务好冬奥会,不能光凭一股子激情,也要学会解决好实际问题。我们需要为志愿者考虑如何抵御低温、排班等各种细节问题。”

身体力行是“双奥人”本色

从北京夏奥到北京冬奥,一系列成就是靠着无数奥运人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干出来的。现任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赛事服务处副处长的李雪滨说,自己与奥林匹克缘分不浅,从奥运会的观众,到全程参与韩国平昌冬奥会的实习工作,再到如今的北京冬奥组委,身体力行才是“双奥人”的本色。

13年前,李雪滨还是一名学生。他拿着勤工俭学的钱,买了张奥运会门票。“当时我去上海看了足球比赛。之后到北京实习,观看了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在马路边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此后李雪滨虽未参与奥运会工作,但在市交通委工作期间,一直为大型赛事活动提供服务保障。2016年开始,李雪滨与奥运会的缘分得以继续。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3月,李雪滨前往韩国平昌奥组委顶岗实习,历时102天,任阿尔卑西亚奥林匹克公园赛事服务主管,全程经历和参与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冲刺、赛时及转换期有关工作。

这段经历让李雪滨对赛事有了深刻理解。“一句话可概括为‘场馆安保线内的观众服务,场馆前后院间的通行控制’。赛时,赛事服务团队主要面向以观众为主的各客户群,通过提供验视、引导、信息、帮助、劝诫等服务,创造安全有序、专业便利、友好祥和的观赛环境和赛场氛围。”李雪滨说。他认为,赛事工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经验是,志愿者会结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大朋友,放下思想包袱,自然大方服务,用自己的激情展现新时代志愿者的形象。

相比之下,现任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赛事服务处主管的郝钢,则通过奥运结下了情缘。2007-2008年他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文化推广活动,并结识了自己的妻子。“2008年春节,水立方测试赛,清华大学志愿者为了服务赛事回不了家,我们在志愿者广场举行慰问志愿者的演出,我们俩就是在活动中相识,走到一起的。”郝钢介绍。

2008年,郝钢在北京团市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中心的另一个名称是北京市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也就成了郝钢的工作重心。回顾13年前的奥运会,郝钢认为,那段日子特别有意思,“在奥运会期间我是文化推广志愿者,残奥会期间,我是注册志愿人员,负责盲人足球、射箭、网球赛事服务,相当于现在的坐席协调员。票上没有座位号,我们组织观众落座,还要控制比赛时观众的氛围。因为盲人足球比赛时不能发出声音,怕影响足球运动员听方位。”

13年间,郝钢通过志愿实践感受到,志愿者服务文化已经深入人心。“这次冬奥会招募志愿者,我们发现不管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志愿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了。”他说。

郝钢一方面鼓励有志之士身体力行地践行奥运精神,也鼓励大家理性参与奥林匹克活动。郝钢说:”“服务体育盛事,除了热情,更需要专业素养,不做赛会志愿者,也可以在城市为冬奥会做贡献。”

瞰冬奥·特写

胡凯:眼镜飞人的“双奥”人生

作为“双奥人”,胡凯的定义有些与众不同。2008年,他作为运动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如今他已是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综合处处长。胡凯说,他就是从当运动员开始,了解到奥运会志愿者有多么的了不起。

曾是一名奥运选手

清华大学有着“无体育,不清华”的独特校园文化,也为体育特长生打开了成长道路。1982年生于山东青岛的胡凯,通过清华冬令营的体育特长生选拔,被清华大学录取。在进入清华大学后,胡凯接受了更为专业的训练。2005年8月,在伊兹密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胡凯以10秒30的成绩获得男子百米冠军,这也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在世界大型运动会上获得男子百米金牌,“眼镜飞人”享誉田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胡凯在男子100米比赛中首次晋级第二轮,并作为4×100米接力的最后一棒,带领中国男队首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再一次创造了历史。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