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修缮开放设有京味文化、红色文化特色体验区

时间:2021-07-04 09:00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原标题:品茶观展重温百年茶社红色文化

中山公园正门进入,沿东侧长廊曲折北行,在古柏群旁,古朴典雅的四廊八柱式传统建筑,就是始建于1915年的来今雨轩茶社。6月1日,经过一年多的修缮布展,来今雨轩正式对公众开放,一同亮相的还有“少年中国学会”和“文学研究会”两个专题展览。开放一个月来,接待游客近4000人次。游客们透过一张张历史照片回望历史,感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进步人士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使命。

修缮来今雨轩

恢复民国时期历史风貌

中山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来今雨”这个名字取自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秋述》:“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在这里“今雨”代指新朋友,“旧雨”代指老朋友,意思就是新老朋友来此欢聚一堂。来今雨轩一直是京城著名的茶社和饭馆。殊不知,百年前的来今雨轩茶社,承载了中国进步青年的光荣与梦想,他们曾在这里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探索,为传播革命文艺思想而呐喊。

来今雨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是北京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成为北京各界名流雅集之地。以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常聚来今雨轩,参与少年中国学会、文学研究会活动,编辑刊物、研讨交流,传播马克思主义。

2018年年底,来今雨轩闭店修缮,2020年3月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今年6月1日,经过修缮布展的来今雨轩正式对公众开放。为了重现百年前的场景,中山公园结合史料参照民国时期的样子,按照“修旧如旧、展用一体、自然融合”的原则进行复原。

据了解,茶社的屋顶天花上曾印着敦煌飞天的图案,工作人员仔细研究才发现,这是后贴的贴纸,慢慢揭开,民国时期的中式梁架结构重现在眼前。大厅西侧还有一块特别的展示区,透明的玻璃罩下整齐摆放着54块地板花砖。“这是引进德国工艺制作的砖,当时是铺在大厅入口处。我们这次收集了起来,并集中保管。”中山公园研究室主任盖建中解释,现在大厅里的地板花砖则是按照民国时期的工艺、花样重新烧制铺就的。

设两大专题展

还原宣传进步思想过程

目前,来今雨轩二楼布置了两个展览,每天都会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展览面积不大,仅有59平方米,却通过相关实物及复制品、肖像照片等,深度还原了中国早期进步人士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活动过程。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二楼东侧为“少年中国学会”展区,集中展示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肖像及说明。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社团之一,发起于1918年6月30日,经过一年的筹备于1919年7月1日成立,是当时诸多青年社团中会员最多、分布最广、时间最长的社团,聚集了青年学子和其他社团中的许多精英分子。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先后多次到来今雨轩参加学会的聚会、座谈会,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少年中国学会除发行《少年中国》《少年世界》《星期日》《少年中国学会丛书》等刊物外,还举行讲演和学术讨论。会员大多从事教育、新闻、工程、农业和科学研究等职业。其中,一些会员主张共产主义,传播先进思想。

来今雨轩二楼西侧为“文学研究会”展区,集中展示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等文学家肖像及说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通过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科学民主精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奠定基础。受五四思潮影响,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渴望通过文艺来表述自己的政治和人生理想,新的文学社团于是应运而生。文学研究会因其成员多、影响大,在流派发展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吸引了一批热爱新文学的进步知识分子,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社团。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北京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正式成立。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揭示社会的黑暗。

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和主要代表有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等12人,后来陆续发展的会员有朱自清、舒庆春(老舍)、谢婉莹(冰心)、刘半农等,达172人。

恢复茶社经营

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