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码头。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2022年冬奥会崇礼赛区,工作人员在进行人工造雪。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7年多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刻改变了京津冀大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正在重构。以绿色发展推动协同发展,以协同发展落实绿色发展,京津冀正展开新画卷。
功能疏解:牵住一个“牛鼻子”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
7年来,北京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重心,开启了“从集聚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功能谋发展”的城市转型之路。
放弃大而全的经济结构,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2014年,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启动疏解。现在,这个批发市场已转型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金科新区。北京污染企业关闭、一般制造业企业集中退出、区域性批发市场大规模疏解任务已基本完成。
北京连续发布并修订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更大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的新设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7%攀升至2020年的60%。
认清“舍”与“得”的关系,办好“减”与“增”的大事。北京从向扩张要增长,转向向减量要质量——北京在人口、建设用地、建筑规模“三个减量”的同时,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5年的人均21.2万元提高到28万元以上,超大城市减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核两翼:首都呈现新格局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都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先后设立,使首都的空间结构调整为“一核两翼”的新格局。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新的总体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首都建设立规,让规划对发展形成刚性约束。
立足千年大计,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奏响了京津冀的华彩篇章。“未来之城”将不仅是首都之翼,也是未来京津冀腾飞之翼!
围绕着“一核两翼”,新机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新的交通枢纽,一大批重点工程先后竣工。7年间,首都如雄鹰展翅,在更广阔的空间拉开了城市框架;而富集资源的首都也正在更大范围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协同发展新的动力源。
凤凰展翅:轨道联网京津冀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
仅仅不到5年时间,大兴国际机场犹如凤凰展翅,一飞冲天,创造多项全球、全国纪录,成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大兴机场恰好处于北京、雄安、天津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连线的中点,并且与首都机场、天津滨海机场形成“品”字形布局。如此落子,堪称“神来之笔”,这正是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推动三地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2020年底,复兴号奔驰在刚刚开通运营的京雄城际铁路,将北京与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紧紧联系在一起。京张、京沈等高铁线路接续开通,高铁逐步连点成网,京津冀半小时、一小时交通圈已初具规模,让空间上的“一体化”悄然变成时间上的“同城化”。
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7年来,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里程增长超过25%,路网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四纵、四横、一环”的京津冀骨干路网格局初步建立,市民手持交通互联互通卡,就能“一卡走遍京津冀”!
机关搬迁:重新认识“都”与“城”
理顺“都”与“城”的关系,北京市级行政机关迁入城市副中心。
西城区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鲍聪颖)记者获悉,截至4月18日,北京市西城区263个社区顺利完成...(15196)人阅读时间:2021-04-19“峥嵘岁月红色记忆”巡展重温红色记忆
原标题:重温红色记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发行集团旗下中国书店邃雅斋于近...(14208)人阅读时间:2021-04-19校园建冰场自办冰雪节冰壶入课程:双奥之
原标题:“双奥之区”冰雪课 特色纷呈亮点多 教练姜才国带领学生在学校新建的仿真冰场上练...(11630)人阅读时间:2021-04-19北京门头沟开展“我宣誓”庆祝建党100周
原标题:中学生“以诗宣誓”迎建党百年 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近日,门头沟区教育系统开展...(11371)人阅读时间:2021-04-19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揭牌打造商业航天
原标题: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式揭牌 昨日,首届北京商业航天发展大会在大兴区举办。大...(13787)人阅读时间: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