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人气:加载中...
在为李秀珍治疗期间,刘永生总是认真细致地给她清洗消毒。那段时间,刘永生一有空就研究红斑狼疮方面的医学资料,多方打听讨教,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老人竟慢慢恢复了正常生活。
“病情稍好一些,我自己的孩子就又回去工作了。只有永永每天来,每次来都是微笑模样。”李秀珍老人哽咽地说。“永永”,是村里上些年纪的老人对刘永生的称呼,而小辈们则喜欢叫他“永叔”。
谢双喜兄弟3人,有2人身患残疾。“最难的时候,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刘永生知道后,自掏腰包给两兄弟看病,同时帮他们承包果园、滩地、猪圈,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听说谢双喜因为房子的问题一直无法结婚,刘永生便说服妻子,将自家的房子暂时借给谢双喜,自己则带着一家人住进了村卫生室。
说起妻子,刘永生声音变得哽咽,“这些年,她跟着我共苦多,同甘太少,直到2021年她去世,一直跟我住在卫生室。”刘永生说,现在他也习惯住在卫生室了,“村民们身体有什么情况,也能第一时间找到我。”
从“白大褂”到“红马甲”
有一天,80岁的吴青云老人到卫生室来看病。治疗过程中,老人和刘永生闲聊时说起自己的房子有点漏雨。吴青云是留守老人,行动不便,还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这要是下起连阴雨可咋办,得赶紧去把房子漏雨的事情解决了。”他边给老人看病边在心底计划着。
第二天,潼关县突降暴雨,刘永生赶紧叫了几个人往老人家里赶,刚把老人从屋里背出来,还没安顿好,房子就塌了。“如果晚去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想起那天,刘永生至今心有余悸。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刘永生说,村里留守老人那么多,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于是,他发起成立了村里的第一个志愿服务队,为留守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后来,志愿服务队从照顾留守老人、重病患者,到帮人收粮食、打扫街道卫生,再到定期去敬老院给老人理发、检查身体等。”随着队伍愈发壮大,刘永生又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队如今已有17个分队,1000多人。“每次到活动日,我们就穿着红马甲,走到潼关的田间地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成为潼关县政协委员后,刘永生抓住每次机会,积极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困难群众、村医群体发声。
“原来村民们说我是村里的‘120’,现在卫生室门口就停着一辆‘120’,10分钟就能去到村里离卫生室最远的一户人家。”刘永生说:“如今,我想利用好政协这个平台,为大家发声,让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成为现实。”(人民政协报笔者 郭帅)
责任编辑:关轩轩
来源: 人民政协报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人民政协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