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8人气:加载中...
初冬时节,尽管室外寒意袭人,而高台县宣化镇台子寺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绿意盎然,新移栽的人参果苗壮叶肥,嫩绿的藤条爬满吊线,菜农们正忙着疏枝打岔,为鲜果早日上市忙碌。
“上一茬卖了3万多块钱,今年的果苗比去年早移栽了一个月,如果天气不出意外的话,这一茬,春节前就能上市。”村民王彩琴信心满满地说。她家的温室是去年秋天享受老旧温室改造项目补贴,原址重建的,无论是面积、保温、采光都比以前更科学、更合理。通过两年的种植实践,王彩琴不但了解了人参果的生长习性,还通过院地对接,积极尝试新技术、新品种,与邻居向红丽在温室里移栽了由云南大学提供的800棵人参果嫁接、圆果、红果苗实验品种,与本地脱毒果苗进行品种对比实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专家的远程指导,科技特派员用心的跟踪服务,让她们增收的信心更足了。
“我们通过与云南大学技术交流合作,在专家的指导下,采取南果北种的方式,在温室棚里试种了嫁接苗、圆果、红果三个品种,与当地的脱毒苗进行实验对比,如果能克服生理性障碍这个难关,本地又能增添几个人参果新品种。”宣化镇科技特派员许兴斌介绍。
“通过温室蔬菜向果品转型,村民种植人参果的积极性也高了,上一茬,棚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最多的卖了5万多元,目前,新移栽的20棚人参果已经陆续开花了。”台子寺村党总支书记赵小花说。他们村的这个温室点建起来已经20多年了,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对新技术、新品种认知度高,多年来,大家技术共享,信息互通,抱团取暖,蔬菜品种也相互调剂,从不跟风搭车,收入稳定,温室点就和工厂上班一样,拉帘、放风、浇水大家齐出门,若一家有事,邻居也会帮忙照应。
近年来,宣化镇把产业富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来唱,按照建基地、树品牌、拓销路、促增收的发展思路,通过院地对接,项目补贴,积极开展科技惠农、科技帮农、科技富农等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着力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土专家”“田秀才”,引领和服务广大菜农、养殖户先行先试,辐射带动更多农民走上增收路。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作者:通讯员 张玉峰 程雪丹
责任编辑:白雪
来源: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