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对地球演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意义重大。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羲和号”的全称是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重508公斤,设计寿命3年,运行于高度为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能够连续24小时对太阳进行观测,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
从发射“座驾”到卫星平台,再到科学载荷,“羲和号”开创了许多个“首次”:国际上首次开展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空间探测;首次采用“动静隔离非接触”总体设计新方法;首次提出“载荷舱主动控制、平台舱从动控制”新方法;首次实现卫星大功率、高可靠、高效无线能源传输技术的应用。
10“银河画卷”二期巡天计划启动将提供更广域的分子气体分布数据
巡天是人类探寻宇宙信息的基本手段。图源:视觉中国
巡天是人类探寻宇宙信息的基本手段,是一种对天空可扫描区域进行逐块无差别扫描的系统观测方式,通过对天空进行拉网式“普查”来发现未知天体。
“银河画卷”巡天计划是我国唯一在毫米波段的巡天项目,利用位于青海德令哈的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今年11月,为期10年的“银河画卷”二期巡天计划启动,将巡天区域扩展至银道面附近银纬正负10度的范围,将为多波段天文研究提供更广域的分子气体分布数据。
而“银河画卷”一期巡天项目自2011年11月起历时10年,于2021年4月底结束,完成银纬正负5度范围共2400平方度的探测覆盖,建立了毫米波分子谱线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银河画卷”巡天计划总负责人杨戟指出,无论是一期还是二期项目,“一氧化碳分子谱线”都是“银河画卷”计划的观测核心,因为它能帮助科学家揭示分子气体温度、密度等性质。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若干有影响力的天文巡天项目,除了“银河画卷”计划,还有基于LAMOST开展的光谱巡天观测、基于FAST开展的脉冲星巡天观测等。
年终盘点:2021年中国太空探索的重大进
◎科技日报记者 唐芳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15438)人阅读时间:2021-12-23100余项民生服务上网 天津“津心办”AP
100余项民生服务上网 天津“津心办”APP再发力 12月22日,天津市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13403)人阅读时间:2021-12-23从“跑断腿”“磨破嘴”到便捷办、快速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题:从“跑断腿”“磨破嘴”到便捷办、快速办,社保服务的这些新变化...(17053)人阅读时间:2021-12-23全市产业项目建设流动现场会召开
岳阳日报全媒体12月22日讯(记者 李亦恩 王金 摄影 范向辉 唐清)冬日的巴陵大地,却是春潮...(28546)人阅读时间:2021-12-23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一鸥主持并讲话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讨论研究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听取全市2021年度突出环境问...(23168)人阅读时间: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