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绘就乡村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之上饶观察

时间:2023-06-15 14:07人气:来源: 上饶新闻网

绘就乡村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之上饶观察
高铁穿行于婺源县秀美乡村之间。记者 戴越 摄 本报记者 龚俊慧

前   言

2003年以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深化拓展,“千万工程”给浙江乡村带来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

与浙江毗邻的上饶,近水楼台接受着“千万工程”春风化雨般的洗礼,全方位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刻改变了上饶广大乡村。

行走在上饶广袤的乡间,放眼望去,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一个个秀美乡村如散落的珍珠熠熠生辉,一个个农业产业基地里焕发着勃勃生机,一张张质朴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夯实产业之基、彰显生态之美、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俯瞰上饶大地,乡村振兴的画笔绘就出一幅幅田畴沃野的新画卷: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观察一:壮大“一个产业”,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五大振兴”第一个就是产业振兴。

近年来,我市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全域统筹,突出产业协同和差异化发展,引导各县(市、区)突出优势培育发展1个农业首位产业和1至3个主导产业,不断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广信油茶、广丰马家柚、玉山蔬菜、横峰葛、弋阳雷竹、铅山红芽芋、德兴中药材、婺源茶叶、万年贡米、余干水产、鄱阳稻虾、信州农产品交易集散地”等为主要内容的“一县一首位产业”的发展格局。

在广丰,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颗马家柚做成了大产业,“上饶广丰马家柚”成为知名水果品牌,全区种植规模达到20万亩,占全市种植规模的50%,带动了5万户果农增收,年综合产值近20亿元。围绕马家柚首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广丰区紧扣农产品精深加工牛鼻子,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产品由原料销售向精深加工转变,研发了零食、饮料等五大系列60余种产品,广丰马家柚的品牌价值已达18亿元,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同样,作为万年的首位产业,“万年贡米”品牌价值高达96亿元。当地引导万年贡集团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生产模式,链接了100多家农民粮食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了17万农户。

县县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特色产业。 眼下,正值蓝莓采摘之际,在铅山县紫溪乡的300亩蓝莓种植基地里,一株株翠绿的蓝莓树连绵成片,一颗颗蓝莓犹如紫玉的珍珠挂满枝头。2019年,紫溪乡利用当地地理、气候环境等优势,积极引进江西紫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前来投资,规模化发展产、供、销一体的蓝莓基地。据介绍,今年该基地的产量可达10万斤,带动了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年增收可达1万余元。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乡村富民产业,有力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创业、持续增收。瓜果飘香的季节,一颗蓝莓、一串葡萄、一个西瓜……都是乡村的致富果。

流金的特色产业,提振了乡村振兴的底气。我市以村镇为单元,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培育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或产业,加快形成乡村产业“增长极”。已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

如今,在上饶一个又一个脱贫村种上了“产业树”,一名又一名脱贫户家门口就业,融入了产业链。

  观察二:培养“一支队伍”,激发乡村人才活力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何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乡村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培育更多的“农创客”和懂技术的“田秀才”?

历年来,上饶不仅加强了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和管理,健全了调整、轮换、召回机制,还对全市进行了驻村全覆盖,选派了978名第一书记和1932名工作队员开展乡村振兴的驻村帮扶工作。同时,积极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汇聚,激励乡村人才大施所能、大显身手,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为解决村级组织力量不足和后备短缺的问题,2020年初,上饶在全市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并完善“选、育、管、用”链条,目前,全市共有2965名回村任职大学生,其中36.6%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25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通过“大学生回村工程”,一批有理想、有情怀、有文化、有办法的大学生回村工作,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乡村振兴输送了新生力量、提供了人才保证。

鄱阳县游城乡感恩社区的文明实践员程冬便是这其中一员。“我们游城乡有黄金茶、油茶、马家柚基地,还有莲子、黑芝麻等传统农产品,品质好却缺少知名度。”初来感恩社区,老党员张继辉的话让程冬有了做直播的想法。说干就干,程冬找来从深圳返村有着多年网店运营经验的洪发根,一个无影灯、两块打光板、一个手机,便开启了“大湖美农”抖音直播。从刚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在线直播人数超3000人,程冬为“土货”“山货”又找了另外一条“出路”。

在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的同时,“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同样在发力。自2011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培养新型农村人才的一项精品工程来抓,着重培养农村技术骨干、管理骨干、致富带头骨干。截至目前,共培养出9500余名农民大学生,他们在上饶乡村“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带得动”的农村实用人才。

持续巩固放大人才“磁吸力”,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横峰县龙门畈乡童家村,“民工驿站”让村民不出村找得到活,学得了技能。一年的时间里,小小的“民工驿站”举办集中招聘活动3场,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组织开展了3期育婴员、就业创业等技能培训,150余人参加了免费培训,并核发了培训证书,打开了村民的就业门路。

观察三:做实“一套体系”,探索乡村善治之路

在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过程中,我市坚持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有机融合,示范推行“1+7”(“1”是强化党建对乡村治理的政治引领作用,“7”是探索“民主治村”“乡风润村”“产业兴村”“法治稳村”“管护美村”“智治强村”“监督正村”工作模式)乡村治理模式,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了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格局,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上饶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走进婺源县镇头镇冷水亭村,只见一湾清澈的溪水静静地蜿蜒流淌,溪内成群的红鲤鱼欢腾跳跃。“这溪中的红鲤鱼都是村民们放生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津介绍,在冷水亭,谁家有喜事的都会买上些鱼苗到这龙源溪里放生。

鲤鱼放生庆喜是冷水亭推进移风易俗的一大创新。在村里的文化墙上,记者看到了冷水亭的村规民约,其中第四条约定 “办理红白喜事,提倡节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村内有婚嫁、生日、乔迁等喜事采用放生庆喜,每户采购100元以上的鱼苗放至村内河道池塘。”据介绍,2018年,冷水亭的村规民约由村民代表参与制定,一共19条,涵盖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卫生制度等各个方面。

为鼓励村民全部参与到村容村貌建设中来,冷水亭每月还会进行卫生评比,并在村公告栏上准时张榜公布卫生不到位户。一年内未被张榜通报的家庭则被评为“卫生清洁户”,村委会会在每年年底集中购买年猪,在村文化广场将猪肉分份编号,获得“卫生清洁户”的家庭可以轮番摸号领取猪肉。

不管是“鲤鱼放生”,还是“猪肉分红”,这都是我市在探索创新乡村善治的有效实践。在上饶,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等,广大村民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村集体建设中来,真正实现了“大河涨水小河满”。

在横峰县姚家乡好客王家,王家小组充分发挥村民自主性,尊重村民主体地位,集中全体村民智慧,形成“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四自”村级自治模式。2017年,全村27户共同入股成立“好客王家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做起了乡村旅游,打造了农耕体验、亲子游、团体培训、户外拓展等多个旅游“王牌”项目,村级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后,通过村民理事会决定,按农村养老保险金同等标准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老年补助,并设立教育基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上饶新闻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上一篇:“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网站首页

下一篇:没有了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