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鸿儒姚奠中(上)

时间:2023-07-22 09:11人气:来源: 新农村客户端

山西/贾克勤 作者,山西省政府参事,三晋文化研家会副会长,秘书长,山西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

姚奠中(1913—2013),原名豫泰,别署丁中、丁一、樗庐、老樗等。山西省稷山县南阳

村人。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早年曾先后在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和章氏国学讲习会求学,

是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七名国学研究生之一。

姚先生毕生以弘扬章太炎先生的人格精和讲习精神为己任,平生学术坚持“回真向俗、

用世为归”之理念,肩负振兴民族和承传文化两副重担,在国学教育事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

贡献。

姚先生是当代著名国学教育家、诗人、书法家。从 1936 年起,即胸怀教育救国的理想,

曾辗转江苏、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高校任教,1951 年秋回到山西大学,曾任中文系主

任、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为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改革开放后,历任全国

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山西省政协第五、第六届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

会常委,九三学社山西省委主委、名誉主委;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韵文学会顾问,山西省古

典文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姚先生其学术思想贯通文史哲领域,在小学(文字学)、经学、诸子、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出版著作、教材 30 余种,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图书奖八项,其诗、书、画、印被文化艺术界誉

为四绝,经大半个世纪染翰挥毫,其楷、行、草、隶、篆诸体并臻上乘,达炉火纯青之境,实

为当代书法翘楚。他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和丰厚学养,始终坚守“守正创新”的文化传统,并

创立了吞吐古今、兼容碑帖、高古大气、沉雄典雅,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2009 年

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姚先生的一生,走的是大儒之路。他的人生经历是与他的学问修养紧密相连的。他追求

的是一种个人人格独立、尊严和生命的完整发展,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

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就是他知行合一的真实写照。他胸怀天下,善教爱国,最终成就了

德艺双馨、高寿圆满的辉煌人生。

周汝昌盛赞姚先生为“鸿儒”。“于学具识,于道能悟,于艺亦精亦通”。并坦言,凡我当

今与将来的莘莘学子,都可以从中领会造诣高深而生敬心,又由敬心而思希风跻古之信念,

则薪以递传,光焰永永。”

冯其庸称“姚公之诗得唐宋之音,继遗山之韵。

姚公之书四体皆精。神笔神游,无半点俗气。谓格

高韵古,虽传之千百年后亦神光四溢也。……稽之

史传,可与之相并者,能得几人哉?”

书生素志

山西表里山河、地灵人杰,在悠悠岁月中,历史

长河里,三晋大地曾哺育了无数优秀儿女,他们所做

出的思想和文化方面的贡献,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

的发展,而且汇入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巨流,滋养

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子孙。

河东稷山堪称人文圣地。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始

祖“后稷”曾在这教民稼穑;隋末大儒“文中子”、

唐代名相裴耀卿、金末谏官陈规、元初名臣姚天福、

明时书法“神笔”梁纲、清末钦点探花王文在等都

曾诞生在这里,可谓是钟灵毓秀,物阜民丰,英才

辈出。

姚奠中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有着5000文

明和丰厚文化底蕴氛围中孕育出的一代“鸿学大儒”。

姚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一个家训甚严,重教

修德,惜物勤俭的家庭。伯父姚慎修是当时村里的

私熟校长又兼公学校长,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他

幼时就既读村学,又读私塾,自然就成为了学生中的

佼佼者。

姚先生 7 岁时,随伯父入村学堂读书。时值

“五四”新潮,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学堂而言,特色

最鲜明的便是旧的《国文》读本被改为《国语》读本,

文言文的比例大大缩减,白话文的篇幅大大增加。

在伯父的指导下,姚先生兼读私塾课本,主要内容则

是《四书》选本,私塾的传授大抵以诵读为主,疏解

为辅,天赋、悟性甚为出色的姚奠中先生用了很短的

时间便完成了《四书》的学习,更背诵了《左传句解》

和部分《诗经》。

1923 年夏天,私塾毕业后,还不满 11 岁的姚先

生考入稷山县第一高等小学,而且是以“正取第三”

的成绩。稷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始建于清朝末年,是

一座非常有影响的老学校,“那时全校的学生最多四

个班,200来人,其中年龄大的学生多半能用古

文的调子作文言文,有的学生字也写得很好,可谓人

才济济。学生如此,教师们更不一般,有的是秀才、

有的是贡生,有的是举人,多半是地方上的绅士,是

县里有学问的人。”

作为新学堂里的新学生,姚先生很是具备了同

龄人甚为少见的旧学功底。由此更引发了对于新式

学堂所谓文凭的鄙夷,认为学问不当为资历、证书所

限,以致想放弃毕业考试 --- 十几岁的颖悟少年,

却已经很有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以

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儒者志向了。

1928 年,姚奠中先生就读于运城菁华中学,在

这一所四年制的初级中学,姚奠中先生遇到了两位

优秀的启蒙老师。一位是崇品德、重笃行的平陆李

荐公先生,一位是博学多识、工诗善文的新绛焦卓然

先生。

李荐公先生是清末举人,讲历史每每从《二十四

史》和《资治通鉴》中直接取材,通过对史事和人

物的具体论述,对学生进行节义、方正、爱国、爱民

的教育;焦卓然先生的诗文,在河东一带很有名,常

以其新作作为学生的范本。其诗学陆放翁,常用歌

行写时事。“九一八”后,曾写了一本《国难教育读

本》,三字为句,宣传抗日。在先生的指引下,姚奠

中先生博览群书,举凡《史记》《十子全书》《通鉴

辑览》《水经注》《说文解字》《薛氏钟鼎款识》《古

唐诗合解》《剑南诗稿》《聊斋志异》《笠翁六种曲》

以及《中国大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天演论》

和鲁迅、茅盾、汪静之等的新小说、新诗,“鸳鸯蝴蝶

派”的《玉梨魂》《芸兰日记》等——姚先生尤其喜

欢《庄子》《史记》等——都熟读能诵。

在菁华中学的四年中,由于文化基础好,曾六

次考全校第一名,因此,全校师生都知道姚奠中、张

宗载、王学祖、文段校四名同学是年年考试不分上下

的尖子生,所以,他们受到老师的看重。

焦卓然老师对这位品学兼优的姚奠中更加看

重,在毕业前,焦卓然老师送他一首立志诗:“讲习

相聚不久,一朝两地分手。前程各自努力,有为兼需

有守。这首“立志诗”也成为了姚先生终生的“座

右铭”。

“常怀天下事,博览古今书。“不可一日寡过,恨

不十年读书”。这一人生关键阶段的好习惯,姚先生

在菁华中学读书时就已经养成。

1932 年夏,从菁华中学毕业后,到太原参加山

西教育学院的招生考试,试题是“评唐宋八大家的

同异”,题目大,不好作。姚先生根据平时的涉猎积

累,取得了好的成绩,被学校破格录取。后因没有

高中毕业证,不得破格录取,只好到太原新民补读

高中。

在山西教育学院这段求学经历中,姚先生专心

问学,接触了像郭象升、乔鹤仙、刘烈侯、常赞春、

樊杰三等名师,其中以河津乔鹤仙、荣河樊杰三两先

生对他影响最大。乔鹤仙先生博闻强记,史事熟稔,

见识卓远,常言:“东晋多权臣,南宋多奸臣,东晋

时凡言北伐,就遭到责难,南宋不言恢复,就认为是

耻辱。”姚先生曾在自传中说:“樊杰三先生藏书极

富,为学务精,宏通严谨,曾指导我选读《昭明文选》

和《古诗源》,还讲授了关于‘小学’‘汉学’‘朴学’

的渊源流变。”

姚先生在菁华中学读书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

时期。这时的中国,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一步步

向华北逼近,全国人民反日呼声日益高涨。山西的

中共地下党组织也在行动着,他们暗中与蒋介石对

抗,精心组织策划了一次次反日、反蒋的学潮与士农

工商罢工罢市运动。

1934 年的春夏之交,阎锡山也对山西的共产党

开始了大清洗。太原各校学生联合起来,冲出校门,

开始了声势浩荡的游行示威,姚先生走在队伍的最

前面,刚喊了一声“抗议镇压学生”,一刺刀就朝他

的腹部刺来,他急忙闪躲,但还是被刺破了腹部的皮

肉。他捂着流血被两个大兵抓住扔上了大卡车。大

卡车把他们拉到太原警备司令部,连续审了两天,最

后,大多数同学都被放了,把他和其他三个同学却关

了起来。姚先生又急又愤,却也丝毫没有办法。后

来,才有消息传给他,是因他有“涉共”嫌疑 ---

原来是三哥姚晋泰在运城二师读书时,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半个多月后,因为老师们共同为他立了担

保字据,他才从看守所里被保释出来,但给他下了判

决书,“押回原籍,严加看管,永不许再回太原。”

为了学业,他不顾家人反对,再次回到太原。在

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他给老师乔鹤仙先生和樊

杰三先生誉抄书籍,批改学生作文,由于“忘我的学

习和生活”,倒把自己的前途之忧给淡忘了。

很多时候,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天,上

海纯文学会的博士江亢虎来山西的“自省堂”讲演。

樊杰三先生让姚先生带上他新写的两首古体诗,去

旅馆见江亢虎。江亢虎听了他的遭遇,又看了他写

的诗,很是欣赏姚先生的才气。并介绍无锡国学专

修学校,认为校长唐文治先生不太看重文凭,主要看

重德性和潜力。

1935 年的夏天,姚先生和岢岚的同学袁步淇由

南阳村步行到稷山县城,坐大马车到运城,翻过中条

山,从平陆县到三门峡的茅津度,坐船过了黄河,在

陕州转乘直达上海的火车。

1935 年秋,姚先生负笈南下,投考无锡国学专

修学校。

姚先生在“忆无锡国专”中说:“一条青砖铺设

东西走向的小街叫学前街,走进学前街不远,街北就

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校门,校门不甚高大却典雅

庄重,校园一进三院,中间有高高的“茹经亭”,那

是校园最神圣的地方。”

无锡国专是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的学校,不同

于旧时书院,与一般大学文科相似,但保持专读前人

原著、注重基本功培养的风格。20世纪 30 年代初,

国际联合会教育科代表唐克尔·培根在考察无锡国

专后有这样的评论:“我们来中国看过很多学校,学

生读的是洋装书,用的是洋笔,充满洋气,到这里才

看到纯粹中国化的学校、才看到线装书和毛笔杆,希

望这所继承中国文化的学校能够发扬光大。”据钱仲

联先生说,当时的无锡国专为三年制大学,但不考外

语。因此,国文好而外语有所欠缺的学生都倾向于

此。旧学功底甚好的姚先生显然更适合“线装书和

毛笔杆”,以第 14 名的成绩被无锡国专录取,是当时

为数不多的北方学生。

姚先生说:“国专校长唐文治先生,为人极负责

任,对学生也很关心,他眼睛失明,看不见,常正襟

危坐,不苟言笑。谁在他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当

时我去见他,用纸条写上名字,由秘书传入,报告姚

豫泰求见,方可入内。”

对于唐文治校长,姚先生别具深情。姚先生千

里求学,南方湿热,腿上生疮,唐校长亲约相见,问

候医药,关心备至。每次受到唐文治先生接见,临别

时,唐文治先生都要“站起身,欠身挥手”,而对于

曾做过前清工商部侍郎的国专校长,对一名青年学

生如此谦和约礼、沐泽后学,一代大儒,风范可见。

姚先生在无锡国专求学阶段,学习和生活上的

一些事情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因为无锡国

专治学严谨、祟德求实,和以人格核之的良好学风、

校风,是他自己真正立志求学,实现教育救国理想的

一个关键形成期。

唐文治先生是无锡国专的灵魂,被尊为“唐老

夫子”,双目虽瞽,然行止有节,白须垂胸,慈祥庄

严,治学严谨,能得“老夫子”如此接待,实属不易。

姚先生在“忆无锡国专”一文中说:自已入学

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不分年级的全校作文竞赛,题

目是经史子集各一,任选一题。姚先生以《拟庄子

秋水篇》为题,取得了全校第一名,校长唐文治先生

以“可以追蹑子云”之语激赏。

这个时候,正是新文化、新生活的天下,传统的

仁义礼仪的逊色退位已是不争的事实。无锡国专标

举国学,则有抗衡之意。唐文治校长以道德立教,普

及礼乐文化,传播学术思想,守望中华文化正脉,昌

言“道德非空谈,唯以人格核之”的治学主张。

唯在当时无锡国专时,姚先生即以《汉学师承

记》为线索,阅读了像高邮王氏父子的《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段、桂、王的《说文》,郝、邵的《尔雅》

等朴学要籍,后因朋友的引导,旁听了章太炎先生在

苏州的讲学,又购得曹聚仁先生所整理的《国学概

论》,研读之下,顿觉太炎先生之观点、眼界迥非一

般汉学家所能达到,令人茅塞顿开。素来认为学问

胜过文凭的姚先生,再次对当时一般大学的教材内

容产生质疑,遂有去苏州转投章门的想法。1935 年

年底,在金松岑先生的推荐下,姚先生放弃国专学籍

正式转入苏州章氏国学讲讲习会。

章门学人

姚先生首先是一位受教于章门的朴学家、国学

家,而非单纯的文学史家。章门弟子,愿作学人,而

不愿作文人,是以思想道德为先、以艺术审美为末。

对姚先生一生中影响最大的是——章太炎先

生。姚先生自认为到了章太炎先生门下,才开始自

觉地走上学术道路。章太炎先生不是一般的国学大

师,而首先是一位革命家,他的身上挑着两副担子,

一副是民族责任,一副是文化责任。像章太炎秉承

的那样,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而是

“经世致用”,始终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持有高度的

关注和责任感。这一点,也始终贯穿在姚奠中先生

以后的生命历程之中。

章太炎先生以“用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的

热肠”最为要务,讲习国学,扶掖后进,教泽广博,

寄望殷切。整个 20 世纪,名家辈出的章门弟子无疑

是最为璀璨的文化思想景观,诸贤才情有别,学养有

差,际遇有异,成绩有等,所以璀璨,倒不在附骥章

门的名头响亮,实在文化学脉的承继绵延。

章太炎“国学讲习会”是用蒋介石的钱办起来的。

蒋介石曾派人致万金为先生作疗养之费,但先生深

恶蒋的为人,拒不接受。来人无法回去交差,只好求

助于汪东、黄侃等章门弟子,最后折中用这笔钱创办

国学会,章先生才应允。因此,姚先生及其他学子当

时上学除伙食自理外,一切学杂费皆免,连住宿都免

费。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有一种优越感的。

姚先生在自传中回忆道:“刚开始,章氏讲习会

的学生只要有名人介绍即可,年龄差异很大,有70

多岁的,也有十几岁的;有的是海外归来的留洋学

生,有的是高中生,有的是大学毕业生,还有成名的

教授。章先生讲课时讲问题,许多人听不懂,有的甚

至根本摸不着边,因此开始来的人很多,后来只留

下了 60 多人。鉴于这样的情况,先生决定招收研究

生,亲自规定,凡学历高,有著作者即可批准作研究

生,如果没有著作,则可报名考试。章先生手拟条规,

亲为遴选,最后录取了 7 人,我为第四名,而且年纪

最小。”

姚先生曾回忆说:“那时我们除听课外,一般每

周拜谒先生一次。有时集体去,有时单独前往。章

太炎先生是余杭人,说的方言不好懂,我们去向先

生请教时都带着笔记本,听不清的就请先生写下来。

先生讲授《尚书》之时,凡注疏已通者一概不讲,

单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考辨,旁征博引,如数家

珍。”“章太炎先生的余杭口音很重,不好懂,所有学

生遂在课前做足功课,阅读大量参考书,准备资料,

听课后再对笔记和资料补充整理成帙,如此往复,收

获甚巨。”“当时苏州有古书店 18 家,凡章先生讲课

中提到和读书中见到的相关书籍都可随时买到,都

要按图索骥,自《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正续《经

解》,到其他古籍、古解、新解之类,差不多都已购

置。研读之外,对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还可随时

到章先生的书房请教。”

姚先生好学深思,勤勉有加,对章先生讲习《尚

书》悟而有得,遂在《制言》发表了《臧琳〈五帝

本纪书说〉正》一文,除去自身喜爱诸子的原因外,

更多的则是受到了太炎先生“小学是基础,诸子为

归宿”的影响。

在《治诸子》一书中,姚先生说:“后之人,或

理其训诂,或征其事迹,虽用力之勤,而其能否得诸

子之真,未可知也。”其中能否得诸子之真,就是要

坚持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指要把理论和实

践结合起来,要为现实社会服务。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技

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人格,文化生活的

养成。

古代书院文化精神,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和传播高深学问”。古代书院强调生徒的自我道

德完善和治国平天下的能力统一,体现价值关怀与

知识追求的精神。

姚先生秉承章门学统,宗旨是“经国”,更自矢

“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在姚先生的《书艺画

册》中有一幅书法长卷,其内容是司马迁(《史记·货

殖列传》)六九列传:“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

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

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

吾术,终不告之矣。”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

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於人。

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以史为鉴,可观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规律。

史记.货殖列传六九列传的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多

方面的,也反映了姚先生这位学人不一样的人生大

智慧和不一样的治学理念,以及坚持古为今用,激活

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

姚先生认为,“文化”重在“化”。化就是学习

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要“学行一致”。文化要生化、

活化、生命化,把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一种顽强的

“生命力”。

姚先生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用世和乐天

知命、安时处顺的精神融为一身,形成了积极进取、

坚毅达观的文化品格,他的人生经历是与他的学问

修养紧密相连的,“正己为本,从义为怀,博学为知,

勇决为行,用世为归”,是他“知行合一”的真实写照。

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其

关键之处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种躬身践履的学问,是

一种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学问。

在 21 世纪的今天,新一代的中国人更需要从中

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中汲取营养,提高人文素质,树立

文化自信。

姚先生曾在《章太炎自传中》说:在文化和学

术方面,章太炎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紧跟时代,不断前

进。对于传统学术的研究,章先生力主和现实联系,

有利于社会进步。比如对于小学的研究,他的学生

黄侃研究古韵有创见,被先生肯定,但没有进一步开

拓,较窄;而章太炎则向语言学发展,他以统一全国

语言为目标,首创了拼音字母,后来叫做注音字母,

这对汉语言学的发展贡献很大。

章太炎先生始终坚持民族、国家大义,“自任以

天下之重”,对国家、民族前途有一种深切的使命感、

责任感。正因如此,他才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对于

个人利害得失全不计较,比如他开始对于维新变法

也是支持的,康有为流亡南洋他也曾写信安慰。但

后来康有为由变法转为保皇,先生则撰名作《驳康

有为论革命书》与其决裂。正因为于这种使命感、

责任感,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章太炎先生才创办国

学讲习会。

1936 年 6 月,章太炎先生因病辞世,夫人汤国

梨女士继续先生未竟之志,在章氏国学讲习会开办

预备班。

24 岁,姚先生第一次在章氏国学讲习会预备班

登台讲学,讲授文学史课,被聘为讲师。

结合所教文学史课程,姚先生独立编写了《中

国文学史》讲义,尽管此书“多是折衷诸说很少个

人创见,还不能算著作,”但述学立说的教书生涯从

此展开。

姚先生所处的青少年时期,中国正处在从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中走出来的关键阶段。

中国的几代精英开始从文化的观念体系探讨“科学”

对于中国文化的挑战,尤其是五四运动,中国文化正

在实现着现代化的价值体系转换。也就说,一个由

传统礼俗的封闭的文化价值体系,向充满科学和理

性精神的开放的文化价值体系转化。这一时期,中

国人民开始意识到单纯从“物质上”改变中国的旧

面貌已不够,还要从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体系上着

手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姚先生先后在苏州章氏国学会预备班、安徽泗

县中学、安徽第一临时中学、安徽临时政治学院、四

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立

云南大学教学,从 1943 年春起任副教授,1948 年秋

任教授。1951 年 8 月秋,调回山西大学。

1953 年与 1954 年这两年,姚先生不但完成了繁

重的教学与政治、社会活动等任务,而且在教学与

学术上的成就也是突出的,他的《中国文学史讲稿》

就是这一时期整理完成的,并作为教学交流材料在

一定范围内流传。

《中国文学史讲稿》这部著作,不仅从上古时期

的先秦文学、两汉文学讲起,对上古时期诗乐舞结

合、史与哲的分离、文史哲不分等特点,讲得十分精

细,而且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一直到“五四”文学运动都展开讲述了,更重要的

是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主要文学作品,赋予了独

到精辟的剖析和卓见。

在姚先生的教育观念中,培养学生是第一位。

无论在哪一所学校,姚先生对教学工作都认真

负责,受到学生欢迎,有时还兼职一些行政工作。姚

先生在治国学之方法上坚持学人的良知,从不人云

亦云,能够辨原来书上所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

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思辩文学的应用。姚先生

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库,

它有 5000 文明积累的智慧与成果,可以帮助人类选

择健康的发展方向,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值得我们继

承、发扬;但同时要看到,在 5000 年的长途跋涉中,

中国文化也蒙上了历史的尘埃,有些腐朽的东西存

在。可是,现在兴起的国学热中,有人就把传统的

一切东西都看成了宝贝,把一些糟粕也翻腾了出来。

比如说“二十四孝”,其中好多是非常荒唐的故事,

如“郭巨埋儿”“卧冰求鲤”“割股奉君”等,本来

编撰得就很不高明、不值得一提,即便是真有其事也

是糟粕,可是现在却有人当作优秀传统来宏扬,姚先

生认为这实在是很不好的。

姚先生十分推崇章太炎“可以明进化”“可以审

因革”的学术观,他在《书注与读书法》一文中指出:

我对章太炎“所该读的大量史籍和社会现实密切联

系起来,逐渐使学问为现实服务”和学以致用的精

神十分赞同,给予高度评价。

姚先生赓续太炎文脉,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始

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投注于

著书立说中,而是注重深入探索对社会和人生更有

价值的学术思想,并以其精神实质贯穿于终生的行

履实践中。

家国情怀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寇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

企图吞并中国。8 月 13 日,逼近上海,形势危急。

章氏国学讲习会在炮火声中被迫停办,师生星散,流

离四方。国难当头,居无定所,食不知味,寝不遑安,

“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

姚先生先后流转于苏州、南京、安徽洒县、柏

浦、大别山、重庆、贵阳、云南,颠沛奔波,辛苦备

尝。姚先生于国难身危之际,始终铭记太炎先生国

学保存的立志用心所在,不敢有违。然转徙南北,未

尝一日废学;含辛茹苦,而无怨天尤人之言,心中恒

念:延斯文一脉,以续不绝如缕之国命,挽中华民族

于不坠。

1938 年抗日战争逃难期间,参加的抗日游击队

解散后,在安徽泗县中学任国文教员,教初中三年级

的国文课。当时战争期间,风气败坏,为人师表的老

师们却请客吃饭并借机赌博、抽大烟甚至嫖妓。听

说临海关来了几个女道士,年轻漂亮,满县城哗然,

学校里的校长、教导主任和一些老师也嚷嚷着要去

看,还拉姚老师前往。但姚老师不吸烟,不喝酒,不

打牌,不肯前往,让大家很扫兴,就嘲讽他是“圣

人”。从此,“圣人”成了姚先生的外号。

姚先生对学生循循善诱,教学认真负责,深受

学生尊敬。但为期只有三个月,因战争升级,又开始

逃难。在朋友高铸九的帮助下,姚先生逃到了洪泽

湖中的王沙岛,做了岛上草头王“杨区长”两个孩

子与两个兄弟的家庭教师,孩子们非常喜欢年轻的

姚老师,不仅上课,还一起乘船去洪泽湖上游玩。

这三年在大别山辗转教书的时光,于艰难困苦

辗转迁徙之中,姚先生却继续钻研国学,学业日益深

入专精。如在逃难途中,于安徽寿县偶遇一家古旧

书店,姚先生又购买了《十三经》《说文通训定声》《昭

明文选》,以及二十二子本的《老子》《庄子》《韩非子》

《竹书纪年》等珍贵古籍,成为此后教书和研究的文

献凭借。离开立煌师范后,一度与朋友柏逸荪、马馨

亭共居一室,姚先生每天给马馨亭讲两小时《庄子》。

流离讲学中,鉴于形势,讲习班还聘请新四军

皖东北办事处秘书刘玉柱讲时事课、形势课,以及毛

泽东的《论持久战》,讲习班深得乡民与学生的欢迎。

姚先生贞守太炎先生之遗志,于国难中治学不

坠,与国学讲习中发扬国性,鼓动爱国热肠,并著有

《大学讲疏》《安徽学风》《中国文学史》(编写重印)《庄

子通义》等。最具太炎先生品格的爱国行为则是“汉

国学讲习班”的创立。1939 年春,姚先生与同为章

门弟子的柏逸荪在大柏圩创办“汉国学讲习班”,并

精心手拟十项教条:“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

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

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

汉,是太炎先生颇为偏爱的笔名,“汉”者,大

汉也,有“振大汉之天声”之意。郭万金教授认为,

高揭国学之名,寄名太炎之声,姚先生用意十分明

白,身当国难之际,更遇政事腐败,所以尽力处只有

教育一途:讲授国学,以续华夏文化学脉。讲习班以

子、史为主,重视品德教育,要求学生言行一致、由

近及远,移风易俗为中流砥柱,以力挽狂澜为己任。

国学讲习班”的十项教条,可以说是姚先生和

同胞在“战时”实现教育救国理想,确立立身处世

的铭言,并且已成为姚先生自己终生的学术观、人

生观。

于国难中的讲学,其效果可想而知,虽限于环

境,但“十项教条”对于当时青年的积极奋进,成才

立志收效甚佳。

传统学人崇尚“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

理念,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祟高志向

进入长安,正是经历了那种困顿的生活,杜甫才有可

能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姚先生的十

项教条与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有相

似之处。

姚先生当时流亡泗县时,寄居在省立第六图书

馆,还继续整理《古文尚书讲疏》。《尚书》为国史

之始,姚先生于国难中整理,寄意甚深,可惜这部近

50 万字的大作,在泗县沦陷时丢失了。

在这个国家危国难之际,流浪在外的游子,书

生素志,可以报国安身者,惟在学术。姚先生的五言

律诗《泗县文庙和武酉山》,最可见其心曲:

秋气满寰宇,圣宫亦寂寥。

素王何杳杳,赤子徒噍噍。

乔木盲风起,寒花冷雨飘。

胸怀家国事,午夜泛愁潮。

山西大学郭万金教授在《姚奠中:中华学术正

脉的守望者》一文中说:“诗中的素王即是孔子。苍

凉寥落之中,已见姚先生踵武前哲,守护中华学脉之

远志。治史之外,姚先生更积极参加抗日游击队组

织,起草抗日誓词,筹集给养,传送文件,书写标语,

发动群众,有七言律诗《泗县感时》,慷慨淋漓,家

国沉痛中深具复兴之壮志。”

儒生流落若孤蓬,落拓江湖涕泪滋,但姚先生

伤心之处只在山河破碎、故国凋零、苍生疮痍,这位

谦谦书生同样有横眉冷对的傲骨,有金刚怒目的义

愤,避难流亡,谋生不易,然姚先生每有怒斥教育厅

长、赋诗讥刺党部权要、对抗校长淫威、面对区司令

长官李宗仁、义拒国民党党棍院长的节行,以致九年

之中七换教所,困苦颠连,终不肯降志辱身。

儒生流落依戎马,故国飘摇风雨间。

一片丹心伤碧水,两行红泪哭青山。

梦中沉痛诗和血,觉后凄凉月满阛。

志士英雄应即作,从头重整旧江关。

在民族遭遇劫难、故国飘摇在风雨间之时,儒

生生计窘迫,远离亲人,依然痴心不改,把个人的痛

苦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勇敢面对而不逃避。时

年姚先生 26 岁,坚持“从义为怀,勇决为行”的原

则而矢志不渝。

从 1936 年在章氏国学讲习会被章师母汤国梨

点名第一次走上讲台给国学讲习会预备班讲课开始,

1945 年来到贵阳师范,一个为人师表,对教育事业

一往情深的姚先生,教学生涯已接近 10 年头了。

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谢六逸去世,中国文

学史课即让姚先生接任,此外还兼上《庄子》通义

和《中国哲学史》两门课。《中国哲学史》以前没教过,

但在国学的视野中,文、史、哲本来就是打通的,姚

先生现编了《中国哲学史》教材,讲课同样受学生

欢迎。此时,曾在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上研究班的

同学汤炳正(1910——1998,后为楚辞学专家),也

被姚先生介绍前来任教。

此时,国共两党争夺天下的战火已经燃起,贵

阳师范学院闹起了学潮,驱赶特务院长,但被当局强

制镇压,姚先生是支持学生运动的五人教授会之一,

于是愤然辞职,去昆明的云南大学任教,时为 1947

年 8 月。

在云大,一些章门弟子邂逅相聚,如刘文典(著

有《〈淮南鸿烈〉集解》《三余札记》等),李源澄(先

后从廖季平学今文《尚书》、从章太炎学古文《尚书》,

从欧阳竟无学佛学,著述颇丰),李源澄的好友后来

被尊为国学大师的钱穆也在云大,钱穆又引荐楚图

南、罗庸(蒙古族,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并潜心佛学)两位学者和姚先生相识。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受新任院长肖

文灿之邀,姚先生重返贵阳师院,被聘为正教授,并

担任了中文系主任。姚先生终于进入了自己的激情

岁月。他除了大量代课,还带头搞教改,兼任校工会

副主席,校文工团副团长和创作组长,都获得极大成

功,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

山西大学教授闫凤梧盛赞“姚先生从青年时期

到期颐之年,勤奋自励、从不懈怠、热爱国家、关注

民生、与时俱进、服务社会。他历经坎坷,却始终保

持旷达淡定、不计得失、泰然自若和优雅潇洒的处世

态度;他祟尚厚德,从义、用世的理念,是一位不可

多得的国学教育大家,道德文章堪为典范。”

精神独立

精神独立,是大事业者和大学问者的最高境界。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海阔天空气象,风光霁

月襟怀”“笔墨精神立,风云骨气存”“识广胸怀阔,

静观气自平。纷繁元历历,化育赞生生。”也正是姚

先生历经磨难而依然保持旷达淡定、不计得失和“和

而不同,卓然自立”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姚先生说:“我研究庄子,主要是看重庄子对人

生的作用,特别对精神修养的作用。使人思想开阔,

毫不偏执,而意志坚定。”

庄周的个性十分奇特,他绝顶聪明,才华横溢,

却远富贵,淡名利,养性葆真,正视现实而又驰想无

端,故能写出凌越诸子百家,兼具哲学文学质素的旷

古奇文。

庄子号召人们“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精

通熟悉古今以来自然历史的变化和人与社会的变迁,

找出发展进化的规律,要有是非之心,善恶之心,

要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尽量少干蠢事,或不干

蠢事。

姚先生“钟情庄学,且得庄子之真”。

姚先生曾说:“对诸子,从初中时起,就买了《十

子全书》,泛读后,最喜老、庄、墨三家,特别是庄。

到章门后,我的研究方向,就定为诸子,而以《庄子》

为重点。”他认为“庄子认识事物、事理都是相对的。

庄子对人生的最大启示是看待事物要从更高的层次

看,就可以看透事物,看‘明’事物。庄子站得高、

看得远、看得深”,采取这样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就不

会偏执。这是非常独特而高超的一种境界。

姚先生特别喜欢《庄子》。23 岁在无锡国学专

修学校求学时参加论文竞赛,他以一篇《拟〈庄子·秋

水〉篇》夺冠,获排印分发全校的殊荣;25 岁完成

研究生论文《魏晋玄学与老庄》。32 岁任四川白沙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讲授庄子研究等

课程,并印出讲义《〈庄子〉通义》。36 岁则在《云

南论坛》一卷第 6 期发表论文《〈庄子〉内篇间绎》,

并撰写《论治诸子》和《诸子略论》。44 岁《试谈

作为文学家的庄子》刊于《山西师院院刊》等。

过庄子庙三首,是 1940 年春日寇攻陷了皖东,

28 岁的姚老师于 3 月逃难到大别山,这是路过安徽

蒙城游览城东的庄子庙所作。

漆园有小吏,体道超常流。鲲鱼化鹏鸟,蝴

蝶梦庄周。

寿夭宁有异,是非本同俦。吉祥生虚室,任

天逍遥游。

但怜人间世,嚣嚣复悠悠。

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隐词皆感激,高

歌同哭声。

痛极甘曳尾,愿死悔蕲生。万籁咸自取,解

悬齐殇彭。

著书动千载,神识照八紘。

我来谒生庙,怊怅心欲摧。豺狼横九有,中

原多奸回。

战血生青草,白骨化尘灰。扞敌同所愿,阋

墙倍可哀。

我欲从生去,去之濠水渨。洪水摧濠梁,猛

兽出林来。

眇躬何足算,但忧万人灾。感之肠欲断,空

殿徒徘徊。

这三首《过庄子庙》,是姚老师“庄学”中的一

次诗意体现。

姚先生提出的“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

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

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可视为对“庄

学”的“体验”与“超越”。

“漆园有小吏,体道超常流。鲲鱼化鹏鸟,蝴蝶

梦庄周。”是姚先生对“庄学”“学悟并重”一次“诗

化”的认知和体验。

姚先生学问和书法作品中,反映的是一种积极、

健康、向上的内容,“和为贵,和而不同”“人生得一

知己足矣,斯是当以同怀视之”“卓然自立,和而不

同”等等学术感悟。都是催人奋进的“经典文化”

和积极进取,坚毅乐观的文化品格。

姚先生善教爱国,弘扬国学,积极建言献策的

智慧和正气,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精

神支撑。

“宏观辩方向,微观察现实;纵向看发展,横向

比差距。”这四句话是姚先生担任省政协副主席期间,

一位领导人向姚先生求教于治国理政方略时,姚先

生随即讲出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

姚先生作为一位传统人文研究学者,并没有在

具体枝节问题上考虑,而是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研究

性思维,从“四维视野”来阐释他的治国理政观和

人生大智慧。

“宏观辩方向,微观察现实。纵向看发展,横向

比差距。”这是姚先生最具学术含量,又意味深长的

观点。姚先生始终秉承章太炎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

的书斋学者,而是“经世致用”,始终对国家和民族

的发展持有高度的关注和责任感,“经世致用”也始

终贯穿在姚先生毕生的生命之中。

传统知识分子“兼及”“独善”担当道义的精神,

充分体现在姚先生身上。他的学问,他的诗,他的字,

他的印,他的画,展现出的无不是传统学者以道自任

的精神和“智慧之光”。

“远富贵,淡名利”,是姚先生人生中坚守的一个

崇高理念。

汉大儒董仲舒有云:“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

贪而内心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

其身。”

早在姚先生调入山西大学之初,由于当时山西

思想保守,社会秩序混乱,政府缺乏大学管理和领导

经验,又由于大学各种关系比较复杂,山大教师队伍

年龄大小差距很大,有很多讲师的年龄都比姚先生

大出 10 多岁。姚先生是一个从贵师大调来的三级教

授,只有三十五六岁。按道理来说,贵师大也是当时

的名校之一,学术和师资队伍在全国大学中属于上

乘的学校,而且姚先生的三级教授职称是国家承认

的。受山西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干扰和极不正常的情

况下,重新评定职称,将姚先生的三级教授被定为四

级教授,之后,四级教授又被定为五级教授,五级教

授又改为六级教授和副教授。这样大的事情,除了

经济上的极大损失外,更是对一个人的极大“不负

责”和“不尊重”,更何况是一个才华横溢、善教爱

国、敬业有加的优秀学人。另外,对这对于当时一个

托家带口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是,

姚先生仍然在坚持自己的初衷,倾心教学工作,跟没

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活出了泰然自若的真我。

姚先生弟子梁归智说:“姚先生是一位“用世”

之心极强烈的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总是萦绕于怀,因

而不管逆境顺境,无论是教学、行政,还是社会活

动,只要做一件事,就全力以赴,从没有‘偷闲’的

自私打算。”

姚先生有牛棚寄语诗:“纵有豪情似旧时,花开

花落两由之。无端闭户听风雨,廖廓江天入梦思。”

这首诗,反映出的不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情思,

更是大学者、大智者的一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豁

达与淡定”。

树人为本,著述为次,学问为本,文凭为次。

对于个人的职称、奖项,姚先生从不挂碍于心,

但是,当学有所成的青年人才因年龄、资历被排斥、

打压时,这位温和的先生却奋笔疾书,在《光明日报》

发表了《破除专业职务评审中论资排辈》一文,语

语真挚、句句殷切,有远见、有魄力,拳拳之心,尽

付后学之栽培,毕生之期望,皆在中华学脉之薪火相

传,民族复兴之后继有人。

姚先生以俭为训。生活很简朴,数年不换一件

新衣,住房没有现在山西大学一般教授的宽,写字台

没有一般教授的大,消费更没有一般教授的高。但

他很满足,山西省要给副省级以上干部建小楼,因他

曾任省政协副主席,自然也在其列,但先生婉拒了。

然而,胸怀国家,抱念苍生的姚先生在国难民瘼之

时,每有解囊义举。抗美援朝,姚先生捐出了自己的

全部积存,甚至包括刻有其夫妻姓名,极有纪念意义

的结婚戒指。水灾地震,捐钱捐物,遇人有困,竭力

救助。弟子亲友,固不必说,有稷山乡邻生活困窘,

姚先生慨然以十数亩良田相济,又恐后人索要,立相

赠字据,此举从未向人言及,50 年后,受赠者的后代

才发现契约,专程来谢,姚先生却早已忘却此事。近

世不古,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姚先生逆流而上,高

揭道义之帆——先是把价值数百万的书画捐献给了

山西大学,还把自己现有的财产,如房产、图书等

等,都做了献给社会的安排。2010 年,更率先捐出

自己的 100 万积蓄,发起设立了“姚奠中国学教育

基金会”,用以奖掖后进,弘扬国学。

姚先生面对中国书法第三届兰亭终身成就奖,

豁达淡定,还自认为“名为实宾”,是身外之物,对

个人不足轻重。他关注的是字要写得正、写得好,为

书坛树立正气,要通过内容,对社会起到推动和谐进

步的导向作用。

在注重“炒作、包装”的时代,“著名书法家”

和“著名学者”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时尚词汇。如果

说人人都可以自命为“著名书法家”和“著名学者”,

那么,姚先生这个“兰亭终身成就奖”可是中国书

协给予颁发的。而且姚先生这个“蘭亭终身成就奖”

获得者,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著名书法家”和“著

名学者”。如果说,年轻书法艺术家都在准备在短时

间成名成家,目的就是赚大钱,那么,姚先生这个

“百岁老人”,并示书法是余事,相比之下显得年青人

对书法的艺术价值和中国文化认识上就浮浅多了,

值得深思。

姚先生一如既往地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弘扬

国学、令人景仰。

弟子董宁在姚先生百岁人生感怀中说,姚先生

是书法家、名师、学者、百岁寿星,一个人荣获一顶

桂冠已属不易,先生怎么能集几美于一身呢?其实

何止几美!,先生还是一个好丈夫,和李淑兰老师伉

俪情深相濡以沫一辈子,携手走过风雨人生;先生还

是一个好父亲,养育了四个优秀的儿女;先生还是一

个好祖父,孙儿孙女绕膝和乐……先生扮演了一个

人应该扮演的每一个角色,承担了每一个人生阶段

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与国家、与社会、与家庭都

勤勤恳恳耕耘,默默无闻收获,这样的人生岁月就可

以越老越丰满越充实,这样的人生道路就可以越走

越宽广、越走越坦长。

2012 年 7 月,是恩师姚先生百岁华诞。“百岁”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希望,对先生则是现实。

这里体现出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更是学问修养与

人生境界。

鸿儒“姚奠中”先生的智慧人生,给了我们很

多启示。

人生需要智慧,这是每个人都会孜孜以求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无数希望、挑战、困

惑、挫折、难题;如何理解人生、生存、生活?如何

领悟心灵、美德?所有这些都需要用智慧来启迪并

完善。法国作家蒙田在《随笔集》中说:“若是你懂

得如何思考和安排你的生活,你就是完成了一项最

伟大的工作。”

梁漱溟在接受美国记者艾 . 恺采访时说:深深

地进入并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

出不智与下等 --- 这是最深奥的学问,最高明、最

伟大的能力或本领。”

诸子展示人生智慧。

诸子思想以“内圣外王”“修己治人”为主。

尤其是儒学,在“内圣”上的贡献,引导人,提

升心灵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

姚先生在《治诸子序言》中说:“就总体看,中

国文化关注人本身,《论语》教人怎么样做人、《老子》

教人怎么样处世、孟子教人怎么样施仁、庄子教人怎

么样超脱、荀子讲隆礼,等等,都关涉到人类生命的

‘素养’和‘人生智慧’。

墨子强调人要“立大志”,在《修身篇》中说:“志

不强者,智不达。”

子曰:“好学近乎知(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

乎勇。”

中国文化经典《论语 . 阳货》说,做一个完善

的人,要做到仁、知、信、直、勇、刚六德,同不懈地

学习结合起来,这就是从人的精神需求的原发性角

度讲的,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

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

也狂。”

倡导传统文化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积累、

技能的训练,还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人格,文化生活的

养成。

近几年,读经风盛,国学热起,国学院更是层出

不穷。国学热是好的,令人担心的是只是“热”、没

有“学”,或者学得很浮泛,这个不行。

姚先生认为,“国学”重在“学”。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姚先生在《书注与读书法》中讲过:“欲明先哲

之精神,则必先读先哲之书”“不至因难而退,荡灭

旧贯,使民族之精神,竟坠于地”。

章太炎说:“学,患其不习;既习矣,患其不博;

既博矣,患其不精;偶有所得,犹要自视若愚,切不

可以以为智,愚三次,智三次,学始方有所成。”

当下经济和社会建设,更需要在传统文化中开

发新的精神资源。

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

需要倡扬国学经典。

在先秦各家中,儒家最强调教育。孔子随处施

教,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儒家基本上是教育家。

这都是教育人如何做人的。都是在强调人内在心性

的平和,爱人、容人、宽恕人,都是一个心态的问题。

姚先生宽宏大量,能容人容事。倜傥豁达,任

性率真,令人敬佩!姚先生和常人一样,他并不是没

有过挫折、打击,但他能面对,能化解。他的案头长

期放着《庄子》与《老子》。这或许是他化解生活中

因不愉快而带来苦恼的良药。一件烦心事遇到了头

上,纠绕不已,这时他往往会摇摇手说:“算了,让过

去吧。”从此便忘得一干二净,不会再提。即便是有

人提及,他也从不因其对己不义而以恶言相加。他

心中坦坦荡荡,像大海,像云天,生活中的烦恼、忧

伤,就像一滴苦水、一缕轻烟散于其中,根本不会留

下痕迹。

“不知老”,是姚奠中曾经篆刻的一枚图章上所

写的三个字,出自孔夫子所言,发愤忘食,乐以忘

忧,不知老之将至。

在“八十自述”中,姚先生这样写道:

八十之年勿焉已至

蓦然回首恍若隔世

坎坷蹭蹬未曾芥蒂

不见成功忧思难已

寄情文史余力游艺

聊以卒岁忘年存义

义,是指社会的责任、真理的追求。可以说这是

姚先生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忘年存义”是姚先生

一贯的人生准则。姚先生平生,以从义为怀,以用世

为归,善教爱国,情系桑梓,以倡扬国学为己任。晚

年,还把自己的书法精品和百万元的积蓄捐赠于家

乡和山西大学,并成立“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

用以奖掖后进,弘扬国学,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拳拳之心,日月可鉴。

作者,山西省政府参事,山西省三晋文化研家会副会长,秘书长,山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

刘新民,顾问,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