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一间活动室,一位曾是健身教练的志愿者带着几位患者做健身运动。大家戴着口罩,间隔开来。场地中间还时不时有小朋友跑来跑去,气氛十分融洽。自今年11月22日正式启用以来,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86名工作人员和14名志愿者们,全力以赴保障入院患者的医疗和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人文关怀。
馆内温度适宜 尽量满足生活需求
据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医疗副院长耿英杰介绍,自启用以来,方舱医院累计收治了213名患者,其中16名已出院或转院,目前在院197人,大部分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年龄最小的不到1岁,最大70岁。
为保障舱内患者及闭环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的安全,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划分为红黄绿三个区域,所有人员严格按照院内感染防控流程闭环管理。医院每天对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包含工作区在内的外环境、生活区环境进行环境采样,目前均为阴性。
“红区为患者区域,按照性别分成了两个区。如果是一家子,我们也会尽量安排在一个格子间内。”耿英杰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经过前期短暂磨合,目前舱内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工作流程顺畅。
12月2日,方舱内的很多患者穿着短袖、短裤。“很多患者来之前以为这里会很冷,只带了厚衣服。实际上,这里除了市政供暖,还升级改造了空调系统,保持馆内温度在27℃左右。”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后勤保障和运行副院长祁大鹏说道,针对没有携带薄衣服及没有备足换洗内衣的患者,医院准备了一次性用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我们想让患者感觉到像家一样温暖,打造一个家一样的方舱医院。”耿英杰说,遇到问题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商量解决,尽力保障每个患者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
治疗“一人一策” 注重心理关爱
北青报记者在工作区域看到,十余名医护人员分为总调信息上报组、医疗运行组、院感防控组,在电脑前忙碌着。在舱内格子间外,几名护士站在位置较高的护士站台上,密切关注着舱内情况。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主任医师、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医疗组组长东黎光告诉北青报记者,舱内目前采用“一人一策”抗病毒对症治疗方法。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同时还配备了治疗咳嗽、发烧的常用药,以及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类慢性病的药品。
“我们每个时间段安排4名护士和1名医生在舱内值守。每个床位的床头都有呼叫器,患者遇到问题只要摁亮小灯,护士就能及时过去询问。”东黎光告诉北青报记者,舱内医护人员有一套完整的急救流程机制,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工作区域的医护人员也可以随时向舱内提供支持,“比如儿童或一些特殊病症有治疗需求时,我们还会远程求助首钢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各大医院,请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对于很多无症状感染者,我们则以心理关爱为主。”东黎光介绍,不少患者来到这里会觉得紧张,医护人员会建议他们多健身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同时还能保持心情愉悦。
患者组建三支志愿服务队
到了午饭时间,数名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推着平板车行走在方舱内,将盒饭送到每个区域的入口处。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方舱内的患者积极报名,组建了文化生活、生活、安全三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会协助医护人员发放物资,了解患者需求,或利用自身职业所长,带着其他患者进行画画、写板报、演讲、健身等活动。
“我们的志愿者都特别热心,年纪最大的67岁,最小的才9岁。”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医师、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护理部主任白文辉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了安抚入院的小朋友们,护理部还特意准备了饼干、奶片、棒棒糖等,“患者与患者之间更好沟通,一些患者看到志愿者们都这么阳光、乐观,也会受到感染。”“在方舱里,琐碎的事情多,需求也多样化,”住进来第二天就报名参与志愿者服务队的唐志恒表示,通过和医护人员的接触,更能体会到他们的辛苦,“我们愿意跟他们一起,帮助大家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更加积极乐观一些。”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北京青年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记者探访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 “让患者
在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一间活动室,一位曾是健身教练的志愿者带着几位患者做健身运动。...(20517)人阅读时间:2022-12-03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方便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题: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方便 新华社记者 严禁采用硬质围挡封堵消...(18825)人阅读时间:2022-11-28以优化供给推动扩内需畅循环
作者:郁 泱 不同领域、各行各业应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提升供给体系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25874)人阅读时间:2022-11-21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不能变
作者:兰琳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继承和发扬...(19361)人阅读时间:2022-11-16以新文科建设引领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
作者: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37548)人阅读时间: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