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雅光(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科技、教育、人才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涉农高校是农林类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学科和智力优势,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找准着力点,高质量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方向。涉农高校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中国农情,扎根乡土大地办教育,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作为首要任务。
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解决“培养什么人”问题。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一些涉农高校教育中存在着“离农”倾向,出现“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问题。涉农高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核心,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倡导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强农兴农,在学生内心播下“爱党、爱国、爱农”的种子,厚植三农情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要以耕读教育为载体,坚持守教务本,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农村生活劳动和农事体验,引导学生回馈农业、建设农村、感恩农民,传承弘扬农耕文明。大力宣传袁隆平、黄文秀等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赓续精神血脉,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强化建设农业强国的使命担当。
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解决“怎样培养人”问题。涉农高校要精准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多样化人才需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用好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催化剂”,强化专业与农业产业对接,增强人才培养与建设农业强国人才需求的匹配度。要优化课程设置,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教育贯穿教育过程和教学环节,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要引导毕业生到乡村就业,解决“为谁培养人”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亟需更多青年人才,是涉农高校毕业生重要的就业空间。涉农高校要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需求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把促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引导和支持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就业创业。要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分类施策,强化就业创业教育,把就业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把个人学习奋斗目标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结合起来,明确就业价值取向,找准就业定位,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要加强创业指导,帮助毕业生解决在乡村基层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难题,提高创业成功率,确保毕业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找准涉农高校服务农业强国的着力点
作者:张雅光(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科...(56848)人阅读时间:2023-07-30明确特色方位做好“土特产”文章
作者:邵梓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对增强...(40256)人阅读时间:2023-07-30守住环保底线,提升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
作者:温 焜(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38551)人阅读时间:2023-07-29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工作
记者从中国科协了解到,日前在中国科协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等五家单位或常...(55297)人阅读时间:2023-07-24我国首款柔性太阳翼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科技日报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付毅飞)7月23日10时50分,我国首款柔性太阳翼通信卫星银河航天...(50892)人阅读时间: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