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大山里走出“船模村”

时间:2023-09-15 14:06人气:来源: 北京日报

万晓笠(右一)与工人正在整理一艘船模。 本报记者 邓伟摄

万晓笠(右一)与工人正在整理一艘船模。 本报记者 邓伟摄

在北京通往承德的京承旅游公路160公里处,有一道长长的黄土岭——长山峪,承德滦平县西小营村便坐落于此。在这个以种玉米为生的山村中,有一群人在一座不起眼的小院里,正忙碌地制作着装配精美的“小船”——专业仿真船模。眼下他们正在为天津航母乐园制作一批船模。滦平航海之窗模型公司负责人万晓笠说,“船模能激发人们对海洋和船舶的兴趣,很受孩子们欢迎,我们正加班加点补货。”

在这个没多少人见过大船的燕山山村里,如何能造出专业化高仿真船模呢?这要从20年前说起。当时的西小营村年轻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衰落,村干部梁广厚偶遇从北京来滦平开办船模厂的万晓笠。

万晓笠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日后的工作让他对研制各型船模和舰船舱室模型非常感兴趣。他运用注塑模具加工塑料产品的方法,制作出比例为1∶300的哈尔滨舰模型的模具,使原来只能手工制作的船模,实现了产业化批量生产。此举不仅解决了船模纪念品的生产问题,还促成了产业化船模厂在滦平县城落户,取名“六一模型厂”。

船模已经生产,但底座生产尚未落实。“我们村有个废弃的校舍,在那儿可以制作船模底座。”梁广厚想到了办法。2001年,一家简陋的木工厂在西小营村诞生。万晓笠也全身心投入到木工厂及仿真船模产业化的事业之中,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磨练,2012年,西小营木工厂正式成为船模生产厂,2016年更名为滦平航海之窗模型公司。

“要想把船模做好绝非易事,一艘船模有260多个零件,尽管主要零件已做成塑料件,但像桅杆、栏杆、楼梯等仍需要手工制作。”当地村民刘晓波早就成了熟练工。自打船模生产上马,她便一头扎进零件室里,每天面对的不是给零件修毛刺,就是给零件喷漆,她不厌其烦地探索、学习。“我们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都没有白费,如今,我们厂的订单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啦。”刘晓波说。

万晓笠向记者介绍,船舶模型是完全依照真船的形状、结构、色彩,甚至内饰部件,严格按比例缩小而制作的比例模型。船模因为其真实地再现原船主要特征,做工精良,其本身蕴含着船舶文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一套用心研制的船模可以完整真实地再现一个船舶公司以及一个船舶品牌的历史。

2013年,船模厂完成了两所高校部分模型设计制作;2015年,完成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20多艘教学模型;2016年,完成浙江绍兴“东方山水·国防教育体验馆”海军馆全部船模设计制作。目前,航海之窗公司已建起模具化拼装船模和研制型船模两条生产线,形成了“大批量订单开制模具、小批量订单3D打印、单件订单采用传统工艺结合激光切割下料”的生产格局,拼装船模年产量约2000艘,产值约250万元,已成为国内船模重要供应商。

公司业务订单源源不断,公司人员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动。一批以妇女为主的新人逐渐成为了厂里的主力军。长山峪镇计划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创建“船模村”。“我们将船模产品按零配件及工艺进行分解,运用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分类原则,将船模零配件分解到西小营村或附近村里,使各家各户围绕船模产品进行生产制作,形成加工产业链。”万晓笠说。过去穷乡僻壤的西小营村,如今旧貌换新颜,搭乘着这艘“小船”将扬帆起航。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北京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