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成功绘制有害突变基因二维图谱
马铃薯杂交育种获重要突破
光明日报北京5月4日电(记者杨舒 通讯员蔡雨琪)马铃薯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对育种家来说,培育优质马铃薯品种是个难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的最新成果,通过追踪最长8000万年、累计12亿年的马铃薯基因组进化痕迹,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的基因二维图谱。这一图谱将有效帮助育种家预测马铃薯育种中可能出现的基因“踩坑”处,由此大大加速杂交马铃薯的育种进程。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马铃薯育种基础理论和技术上进入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介绍,马铃薯属茄科,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具有产量高、用水少、可种植地域广等优点。然而,从基因组角度看,传统栽培马铃薯属于同源四倍体,基因组较一般作物复杂,育种改良非常困难,甚至一些全球普遍种植的加工马铃薯品种仍是120多年前育成的。此外,传统马铃薯利用薯块种植,也面临着繁殖系数低、储运成本高、易携带病虫害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难题,近年来,黄三文团队联合国内外优势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旨在将四倍体马铃薯改造为二倍体、用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指导马铃薯育种,彻底变革马铃薯的育种繁殖方式,将马铃薯的育种周期由原来的10~12年缩短至3~5年。
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二倍体马铃薯自花授粉后不能产生成熟的种子,同时,传统育种过程中积累的有害基因突变,会造成马铃薯繁殖力和产量下降,即自交衰退,这成为妨碍马铃薯育种进程的两大障碍。针对以上问题,黄三文团队先后解析了单倍体、二倍体及四倍体马铃薯的基因组和泛基因组,初步解析了自交衰退的遗传基础,并培育出第一代自交系材料及杂交种。为进一步实现品种快速改良,高效剔除马铃薯基因组中的有害突变,研究团队收集了大量茄科物种资源,完成了茄科基因组组装和组学进化分析。这些材料最长进化时间为8000万年,共累积12亿年的进化时间。研究人员通过追踪这段进化历史的突变积累及选择结果,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的基因二维图谱,为鉴定马铃薯功能位点及剔除有害突变提供了新依据。
黄三文表示,这一发现使马铃薯育种驶入了快车道,可以更好地帮助育种家制定早期育种决策,进一步降低育种成本,有望将马铃薯杂交育种效率提高50%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评价,该研究成果不仅对马铃薯,还将对粮、油、果、蔬、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5日 08版)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网-《光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马铃薯杂交育种获重要突破
【科技前沿】 成功绘制有害突变基因二维图谱 马铃薯杂交育种获重要突破 光明日报北京5月...(17410)人阅读时间:2023-05-05李强向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5日向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开幕式致贺信。 李强表示,今...(24353)人阅读时间:2023-04-26胡昌升在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工
4月24日,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24373)人阅读时间:2023-04-26“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丨拓展学习渠道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在兰州举办甘肃省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和技术培训班,省生态环...(22584)人阅读时间:2023-04-24王伟: 奋力让小山村唱响“幸福调”
人间芳菲的四月天,走进镇原县南川乡的一个小山村川郑村,杏花芬芳中展现出一片春意,万...(44385)人阅读时间: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