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广将(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尽管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关注国家间信任问题,但是相较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国际关系学科对信任问题的研究严重迟滞且阻力重重。当前,国际关系学科中的信任研究问题之争存在三个鲜明特征:一是对基础性问题缺乏共识,各执己见;二是对信任的理解各持其意,互不承认;三是对信任的研究路径各行其道,难有交集。
信任研究存在多维面向
信任是重要而又较为隐秘、多维的概念。概念的多维性导致意义阐释的多元化,这也是各方争议的源头。信任是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心理感受,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大多数人习惯性地将信任理解为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但实际上信任也是一种依赖于理性思考、逻辑推理或者数据计算的“大脑活动”。更重要的是,“心理活动”与“大脑活动”二者密不可分,这意味着信任的心理维度和理性维度无法剥离。
“国家之间是否有信任”这个基础性问题关乎研究命题的真伪,但在国际关系学科中这依然是一个缺乏共识的难题。否定论者指出,国家、政党、政府等是一种物化的组织形式,何来信任?国际政治是一个利益博弈、权力争夺、安全竞争的大舞台,何来信任?信任他国无异于将自己柔软的腹部置于他国的利刃之下,何以信任?事实上,将国家拟人化、人格化是许多国际问题研究的前提,因为国际关系的原点是人际关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任问题;信任他国不等于不能怀疑他国,信任与怀疑不是零和关系,而是比例关系,因为不存在完全信任或完全不信任的状态。信任是为了应对国际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如果对外部世界缺乏基本的信任,国家就会陷入本体性安全困境,进而走向孤立主义、封闭主义甚至军国主义和极端主义。不信任是为了防范他国对本国利益的侵犯,以谨慎的态度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国家总是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思考和行事。
即使国家之间存在信任,它又能发挥多大作用?这个问题指向信任的地位问题。不少观点认为,信任充其量是一个次要变量,是其他核心变量的副产品。信任随着利益、权力、制度、观念等核心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因而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其他变量而非信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事实上,信任不仅是因变量,亦是自变量,在权力、制度、观念、身份等主流变量面前丝毫不弱。例如,权力存在于人心,信则有,不信则无;国际制度虽然能促进信任的生成,但离开信任,国际制度的建立和运转便难以维系;观念、身份的内核是信任,因为人们不会坚守一种不信任的观念,更不会认同一种不信任的身份。总之,信任在各个主流变量中就像人体中的“维生素”,或许占比不大,但不可或缺。
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坚称,国际合作不需要信任。只要存在足够的利益,或只要辅之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施强有力的威胁,便可展开国际合作。利益替代论存在两个漏洞:一是时间漏洞。信任在时间上要先于合作行为。国际合作产生的一切有利后果是一种将来时,但信任与不信任在合作之前就已产生,计算收益与未来收益之间始终存在一个时间差。在“信任产生—合作展开—利益兑现”的时间链条上,信任处于优先地位。二是风险漏洞。虽然我们通过大数据、计算机能够精密地计算出国际合作带来的巨大收益,但国际合作始终存在风险。除了客观上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国家安全或利益最大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国家还要在主观上相信这种利益能够兑现。为了克服这种时间差或风险期,一切国际合作都仰仗于信任的介入。
制度替代论则将制度与信任视为一种替代关系。事实上,在制度保障下的合作中,信任并没有消失,只是发生了转移。A国与B国之间的信任被转移为A国和B国对国际制度C的信任。随着国际制度C的失灵,A国和B国之间的信任缺失问题必将迅速再起。在国内社会,陌生人之间能展开各种合作,是因为人们之间的信任转移到了各种社会制度中。在国际社会,由于国际制度的缺失,信任转移异常困难,国际合作充满风险。诚然,国际制度可以克服信任不足的问题,但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制度主义者并没有直面信任问题本身。
威胁替代论则是将信任理解为理性或心理的单一维度,即使是枪口下的合作也存在信任作用的空间。例如,在黑船事件中,日本在美国的大舰巨炮威胁下与美国合作并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这种被动合作反映了信任的两种作用机制:一是理性上反映了日本认为选择与美国合作比奋起反抗更有利;二是心理上反映了日本不愿意承担与美国对抗而带来的风险。
信任理论构建的三个方向
由于信任是复杂多维的概念,人们采用一种剥离的方式来理解信任的某一面向,并根据某一面向进行理论构建,因此导致信任理论构建不同路径之间的相互掣肘。这些研究路径呈现静态性、碎片化特征。鉴于此,信任理论的构建有三个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动态性的信任研究。信任内涵随着时间、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国际关系学者大多将信任界定为一种确定、静止的概念。事实上,信任时刻处于动态的调适过程中。如何采用动态的信任观理解国家间的信任并将它理论化,是未来信任研究不可忽视的方向。若将信任视为一个动态性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多个潜在的“输入”因素,最终导致信任行为的“输出”呈现动态性视角。因此,从概念上进一步“解开”信任的内涵仍然是信任研究的重要方面。
二是融合性的信任研究。理性主义、心理学、社会学等主要研究路径相互批判乃至相互贬损,这使信任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版块化的格局。信任多种维度之间不可相互替代,各种研究路径之间并不相互排斥,更多是相互支撑。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和发展阶段中,各个维度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具有轻重缓急的分野,发挥的作用并不等量齐观而已。如何克服信任多维度特性带来的难题,使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在特定情况下信任的哪一种维度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无休止地争论为什么某些类型的“信任”是信任,而其他类型的却不是信任,这才是信任理论的构建方向。对此,国际关系学者应开辟更多跨学科、融合性的综合研究路径,打破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壁垒,以及理性主义、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研究路径之间的隔阂。
三是可量化的信任研究。由于信任兼具理性与非理性、客观与主观的多维特质,如何将变量指标化异常困难。信任归根结底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办法准确地预测别人的想法,也没有办法对任何假设获得绝对的肯定。但概念的量化困境不是信任这一概念的专属,而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共性,因而不能据此矮化或剥夺信任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的资格。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找出影响信任生成与流失的各个变量的具体指标,构建多个指标体系以弥补定性研究的不足,将会是未来探讨的主要方向。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金砖贡
作者:刘卿、陈运森(分别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38612)人阅读时间:2024-10-26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在京交付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4日电 (李仪 汪正洪 记者付毅飞)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52542)人阅读时间:2024-10-26今天,我们为何探索太空
作者:张田勘(科普作家)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38982)人阅读时间:2024-10-24激活公共数据 共享数字红利
作者:杨垠红、高天(分别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43090)人阅读时间:2024-10-22北交所: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
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李博)10月20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与工信部在2024金融街论坛...(47172)人阅读时间: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