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新春走基层】三代乡邮员见证乡村发展之路

时间:2025-02-05 12:26人气:加载中...来源: 陕西学习平台

2月3日,曹军在擦洗三轮邮政快递车。

2月3日,曹军在擦洗三轮邮政快递车。

我从小就对乡邮员这个职业十分好奇。他们骑个车子,背个绿色的邮包,整日自由自在地穿梭在乡间,是联接村庄与外界的纽带,更是传递情感与希望的使者。

2月3日,我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蒲城县分公司孙镇邮政支局见到乡邮员曹军时,他正在分拣即将配送的货物。

“今天有近100件货物,我计划4个小时送完。”曹军分拣起货物来得心应手,一会儿功夫便按村组分类好并装车完毕。按照单位分工,曹军主要负责孙镇北边的保南、赵庄、山前洼、石道、兴林、山西等6个村的信件货物邮寄与配送,服务2000多户近1万人,每天往返50余公里。

与曹军一聊才知道,不光他是乡邮员,他的祖父、父亲也曾是。作为“邮三代”,曹军常说自己遇上了好时候。

曹军的祖父曹应万是新中国第一批邮递员,当年负责蒲城西北角一个偏远乡的邮寄业务。没有交通工具,曹应万扛起几十斤的邮包,凭着两条腿翻山越沟,走完了自己近30年的邮路。在曹军的父亲曹建生的记忆里,自己的母亲整天都在纳鞋底,只为十天半个月才能回趟家的父亲可以换掉几乎磨透的布鞋。

曹建生是1975年接的父亲的班。他骑上单位配的“大梁”自行车,梁上挎个邮包,由此开启了自己的乡邮员生涯。30多年里,曹建生给乡亲们送去信件、汇票、电报,给各村送去党报党刊,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传递给千家万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亲友从城里寄来的各种商品也“坐上”曹建生的自行车来到村民家中,丰富了大家的生活。

1992年,18岁的曹军也成为了一名乡邮员。“每一封信都是一份思念和牵挂,务必保存好”“邮路漫长,要耐得住寂寞”……上岗前,父亲的叮嘱深深烙在曹军的心里。曹军也不负众望,从祖父、父亲和同行那里一点一点学经验、悟门道。当了近33年乡邮员,他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从外出打工人的汇款、亲友的信函到录取通知书、电商包裹,曹军为乡亲们送去牵挂、带来希望。

邮路上乡村的变迁,曹军也看在眼里——

当年乡间多是土路,曹军跑完邮路,晴天腿上沾满土,雨后车胎、鞋上、腿上全是泥。后来村村通了水泥路,曹军也换上了单位配发的“邮”摩托,曾经七八个小时的邮路,时间直接缩短了一半。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兴起,村民们在网上买家用电器、衣服、食品,甚至买饲料、肥料……“邮”摩托和“邮”三轮装不下这些商品,曹军便响应县公司“带车加盟”政策,买了一台小汽车,再也不用担心邮包淋雨,配送效率也大幅提升。

乡村振兴号角吹响,许多村庄发展起富民产业,曹军及时将国家关于农产品邮寄的优惠政策带到田间地头,平峨村的苹果、赵庄村的樱桃、汉村的桃子等土特产通过邮政快递被送往全国各地。

……

在自己的邮路上,曹军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每次送信赶上饭点,村民都热情地招呼曹军去家里吃饭。家住石道村的退休职工王龙西儿女不在身边,汇款和信件都由曹军寄送,两人逐渐成为“忘年交”,无话不谈。曹军的儿子出生时,老人骑了1个多小时自行车,将家里的老母鸡送到曹军家中……

聊到这里,我看到曹军已经红了眼眶。

一个人,33年,累计50多万公里,近百万份邮件,妥投率达100%,曹军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架起了一座乡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把乡邮路变成了“便民路”“富民路”。

三代人,70余年,秉持“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理念,无论酷暑严寒,日复一日传递着乡亲们的牵挂。他们在邮政战线上,见证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见证了家乡的日新月异。

刚过50岁,曹军的头发已经花白,当年的“小曹”,也变成大家口中的“老曹”了。曹军告诉我,他自己就是个平凡的人,干的是平凡的事,会继续行走在这条乡邮路上,把乡亲们服务好、把“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践行好!

接受完我的采访,曹军不敢耽搁,立马穿上工装,开着汽车,又驶向那条自己走了无数遍的邮路。

作者:孙鹏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陕西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上一篇:微纳塑料影响植物及食物生态网

网站首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