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青山不老焕新颜

时间:2022-01-25 14:25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深冬的呼和浩特,寒意日浓。沿着当年八路军骑兵支队挺进大青山的路线,记者走进武川县。昔日的盘山公路,已经变成了四车道的一级公路,从市区到武川的时间,也由过去的两三个小时,缩短到了三四十分钟。

一进入武川县城,便能看到两幢白色外立面、点缀玻璃幕墙和蒙古族传统纹样的建筑——这是燕谷坊生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生态科技园区。与外面的冬日氛围不同,这里1万吨燕麦深加工生产线和0.3万吨燕麦初加工生产线连轴运转,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武川有三宝,山药(马铃薯)、莜麦(燕麦)、大皮袄(肉羊)”,曾几何时,只靠卖原料度日,让这座“革命老县”一度成为“国家级贫困县”。改变发生在2015年,在呼和浩特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牵线下,燕谷坊看中武川的燕麦种植基础,通过开展订单种植、走精深加工路子,改变了武川燕麦粗放外销的面貌,通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构建利益链接机制带动9000多户农民稳定增收。

“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才能唤起老百姓的生产热情。”呼和浩特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刘香芸对此深有感触。如今,武川县成功脱贫摘帽,踏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而燕谷坊与当地农户的双赢,只是呼市老促会发挥深入调研、信息咨询作用,引入外部资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王玲玲是武川农村较早依托产业发展实现富裕的农民。2010年,县林业局退休局长李积来到得胜营村,带领乡亲们创办青年育苗基地,王玲玲也来到基地干活。彼时,李积发现村里种植的黄芪采挖后茎叶便废弃了,觉得有些可惜。经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他获知黄芪的茎叶仍有药用价值,是制作黄芪茶的上好原料。由此,李积开始引进资金,开发黄芪茶。

产品生产出来后,打开销路遇到了难题。王玲玲主动请缨去做推销员,她抓住酒店宴席没有开始的空档,一一请客人们品尝并介绍功效。

呼市老促会得知王玲玲的境况后,帮助她申请办理绿色认证,并注册专业商标,很快打开了销路。有了王玲玲的销售带动,李积的黄芪茶逐渐在呼市供不应求。第二年,王玲玲便联系了19户村民,成立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试种黄芪并开展黄芪加工。

目前,合作社已联结27户村民,解决就业300多人,黄芪种植面积达到3600亩。依托自产原料,开发出高中低各档黄芪产品40多个,以电商形式已经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西安、哈尔滨等二十几个城市,年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利润达80万元。

助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依托武川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优势和老区红色革命文化传统,呼市老促会指导武川农户充分开发当地“绿色+红色”资源,办起了“农家乐”等餐饮及土特产销售网点,受到全国游客认可,全县景区年均接待量超20万人次。

青山不老焕新颜。近年来,呼市老促会立足动员社会力量投身老区建设、真实反映情况协助老区开发规划等本职工作,深入全市老区村镇开展“摸清老区底数”系列调研,建立了老区台账,每年提交调研报告20多篇,为呼和浩特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效决策参考。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精准’二字,研究利用‘村企结对’和‘科技对接’平台,深入推进‘一村一品’项目实施,使每一个项目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刘香芸说。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