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团长”老汪的“四味烤烟”情

时间:2021-11-09 13:16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一辆老旧的摩托车和一本布满褶皱的笔记本,是老汪一年烤烟生产技术指导路上最真实的见证。

汪武团,今年59岁,在镇雄县以勒镇担任烤烟生产技术指导小组长已经12年,踏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烤烟种植功底,和蔼可亲的个性,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大家伙儿都亲切地叫他“团长”。

家庭的“酸”

“每年除了烤烟收购结束后的个把月,其他时间我基本都不着家。”老汪在哪儿呢?

冬季,他在帮烟农把关来年种烟地块规划;春季,他在催促烟农深翻起垄;夏季,他在指导烤烟大田管理、烟叶采烤;秋季,他在入户紧抓初分预检。一年四季,他总有干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

对烤烟工作尽职尽责的他,聊起家庭却满是歉疚。

紧锣密鼓的烤烟工作,让他鲜有时间陪伴家人。为了方便工作,他干脆直接住到了的收购点上。“老婆生病我没照顾,外孙出世我没看望,子女在外工作,我也难得去看过他们。”说起家里的事,这个五大三粗的男人,竟哽咽了起来。

“我不怪他,男人嘛,工作比较重要,只要他心里有这个家就行。”老汪的妻子关切地说道,这一切,只因他对这颗烤烟,爱得深沉而又热烈。

工作的“苦”

“烤烟种植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科学适用的技术是种出好烟叶的根本。”老王说。

为了推广机械打孔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他操了许多心、也吃了许多苦。面对烟农对新技术的不理解、不接受,他仍然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讲。烟农在地里,他就在地里讲,上手实操;烟农在家里,他就追去家里说,不厌其烦地将科学种植思想灌输到烟农的脑袋里。针对少数“钉子户”,他甚至在人家地边搞了一块示范田,让烟农看到最直接的效果,明白科学种植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

2020年7月,在一次夜间入户路上,老汪遭遇了车祸,左脚趾骨骨折、小腿胫骨骨折,膝盖骨折……“这回腿也折了,摩托也坏了,算是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他打趣地对前去看望他的烟站职工说。老汪苦中作乐的这份豁达与乐观,让大家感动。

效果的“辣”

“看到种植技术落地了,效果也显现了,我这心里就跟吃了辣子一样,热乎乎地,精神都变好了!”伤愈后的老汪这样说道。放眼田间地头,耕地起垄机轰鸣着来来去去,施肥的施肥,盖膜的盖膜。烟农们分工明确,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攒足了干劲儿,不一会儿就干了几亩地。

垄体饱满,垄直沟顺,看着就赏心悦目。到了移栽环节,一人打孔,三人丢苗浇“定根水”,一天要栽上万根烟苗,工作效率可见一斑;大田期精细管理,封顶抹芽打岔,烟株无病无害,只见地里的烤烟如站立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清爽正直、行列分明。

收获的“甜”

转眼便到了烤烟成熟采烤的时节,这下老汪又有得忙了。

每逢市、县、站举办烘烤培训,他从不缺席,多次的培训和长期入户指导,也练就了他过硬的烘烤本领。指导烟农成熟采烤、分类编烟、合理装烟、科学烘烤,老汪每天24小时电话不关机,烟农遇到烘烤上的难点疑点,他随叫随到,耐心细心地讲烘烤工艺,讲烘烤技术重点难点,并将每户烟农烘烤中遇到的情况记录在笔记本上,能解决的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又向别的技术人员请教,寻求办法。

“团长这个人,负责任,没有什么私心,是一心在帮你。”这便是烟农朋友对他最真挚的评价。

“每当看到一杆杆金黄的烟叶出炉,感觉这一年没白干,心里好像比吃了蜜还甜。开心,太开心了!”,老汪笑着说道。

新的生产季节来临,老汪又骑上摩托车、带着笔记本、揣着烟草情,继续忙碌了。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