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发展数字农业,核心是数据,但关键在人——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钟真(2)

时间:2021-11-03 12:57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钟真:农业科技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尽管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超过了60%,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关键科技和关键装备被“卡脖子”的情况,并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产业差异和品种差异。例如,平原地区的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很高,但是山区丘陵地带的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就弱很多,科技服务规模偏小,这导致丘陵山区发展经济作物缺少数字化的“总量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科技服务的回报率不高,导致很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不充分,农业科技人员投入积极性不高。

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我国农民的现状是真正种地的人普遍年纪大了,年富力强的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我们课题组去年在四川眉山市三个县进行的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调研发现,那里数字化应用最多的是给农民提供果园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的办法识别病虫害以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帮助果农更好地管理果园。换句话说,就是给果农“开方子”。“方子”有了,需要农民自己去“抓药”,但实际问题是没有劳动力去“抓药”或者农民不愿意付出辛苦去“抓药”、“用药”。丰农控股旗下大丰收对其进行基地托管服务,给果农“开方子”,甚至把所需农药和化肥送到田间地头。即便如此,有些农户仍无法完成产中环节的最后半公里,没有精力施肥打药。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以数字化的方式来改造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和多元化的柑橘产业面临的劳动力问题势在必行。

涉农行业从业者数字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大多文化素质不高,但论种地,企业常常“种不过”农民,因为家庭经营已经被学术界大量证明是农业生产的“最佳”经营方式。但问题在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和采纳,需要相应的“数字化人力资本”与之匹配。尽管不少“泥腿子”通过网络直播、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了“弯道超车”,但大多数涉农行业从业者在面临数字农业时常常束手无策。因此,要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数字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中的数字化信息化知识水平,为数字农业的规模发展提供足够储备力量,让更多农作者加入数字农业的队伍,成为主力军。

记者:看来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人”的因素也很重要,关于人才培养,您有哪些思考?

钟真:是的,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发展数字农业,虽然核心要素是数据,但关键还在人的因素。2021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把信息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作出了统筹安排。通过数字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应该从以人为核心向以数据和人并举转变。从物质投入上看,以土地、劳动、资本为核心在向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转变,但这只是表象,归根结底还须以人为本,以人的能动性为主。从技术手段上看,以经营体系的内在规律为主在向越来越依靠人工因素转变。

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制约是缺乏人才,有的地方甚至连人都缺。建设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离不开人才,既需要中高端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农民,所以要采用多种形式、多层次加强培养各类人才。特别是,初期的示范引领者缺失是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瓶颈。应结合乡村人才振兴,加大数字乡村复合人才的培养,支持数字乡村创新创业,推动数字乡村发展。

培养数字乡村人才,应该把打造乡村“数字文化”人才队伍作为“数字乡村”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人才实训和交流,培养兼具文化内涵、技术水准和创新思维的数字文化人才队伍。要想推动更多数字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必须稳扎稳打,耐心培养更多一懂两爱、服务乡村的数字型人才。

记者:了解到您近期参与了一项乡村振兴数字化的落地研究,请问在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是否有值得推广的发展模式?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